鬼吹灯 > 不科学影帝 > 第50章 :你咋不敢打一架呢

第50章 :你咋不敢打一架呢

    九二年是港片的巅峰,一年生产七百多部电影,主要销售往弯弯,东南亚地区。

    那时候的港圈确实风光,双周一成常年霸榜年度票冠,一线演员片酬过千万的不在少数。

    同一时间,内地还没取消粮票,演员都是合同工,拿的是月薪,片酬还不如港岛跑龙套的演员。

    不过在九三年,情况就变了。

    九三年之前,弯弯的电影有进口配额制度,一年只能进口八部拷贝,这肯定不够看。

    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关系,那时候港片不在限额名单上。

    所以九三之前,弯弯看的电影很多都是港岛的,同时也是港片最大的销售基地。

    市场需求有多大呢。

    就这么说吧,英雄好汉这部电影,周润法两个月就拍完了,拍完就在弯弯大卖。

    卖完后龙五觉得后期剪辑的边角料有点多,挺可惜。

    于是找来谭永麟补拍支线,加上英雄好汉的边角料,一部江湖情就出来了,拍完弄到弯弯,又捞两千多万票房。

    那会的弯弯完全是电影沙漠,进口配额制度让老百姓没什么好电影看,港岛卖什么片,他们就看什么片,不挑食。

    哪怕是烂片也看得津津有味。

    九三年之后,常年被坑惨的弯弯解除进口配额制度,开始拥抱西方市场,大量的欧美片进入弯弯。

    片商不愿意买港片了。

    失去最大的雇主,港片销量腰斩。

    只剩下最后的买家,东南亚。

    结果九七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那边也凉了。

    港片卖不出去,自己内部消化不完,产量一减再减,到今年,一年的产量只有七十多部。

    自己人都快吃不起饭,马上就要歇业了。

    就这破情况,吴惊还放弃大陆市场,跑过来港岛发展,这不是纯傻逼嘛。

    他们自己人都没戏拍,怎么可能给你一个大陆仔拍。

    说难听点,吴惊的操作跟四九年加入果军没什么区别。

    吴惊强笑着拍秦川肩膀:“咱俩不一样,我出道时间比你长,不用羡慕我。”

    秦川:“……”

    哥们,我是一点不羡慕你啊。

    知道历史的他清楚,吴惊的港圈行注定是打水漂,浪费青春,消耗人气。

    想复制李连节的传奇哪有这么容易。

    吴惊再一次翻红,还是战狼,不过那是十多年后的事了。

    十多年后,搞不好秦川比他还红,所以秦川并不打算抱这条大腿。

    两人聊了一会,其他有打戏的演员也都陆续到场,武术指导程小冬也到了。

    “所有人集合!”

    除了有武打戏的演员,现场还有十几个程家班的武行。

    程小冬手上拿着一份文件表,简单和众人打招呼后,开始分配任务:

    “吴惊,王阳,你俩一组。”

    “秦川,鲁大能,你们俩一组。”

    “沈小海,欧阳,你俩一组。”

    一个武行配一个演员,负责传授武打动作。

    大家练习的功夫不同,有人练剑,有人练枪,有人练掌。

    很快,分配到位后,每组人单独找了一个角落练习招式。

    秦川学的是剑法,他解锁了武生职业,身体韧性好,协调性等都不错,本身也有武术底子,学起套招快,招式很标准。

    不过有人比他学的还快。

    吴惊。

    一杆长枪在他手上玩出花了都,扎,拦,刺,基础功非常扎实,回马枪,花枪,抖枪也是信手捏来。

    水平明显比程家班的武行高出一大截。

    练了一会已经开始指导起武行动作中的不足了。

    没办法,谁叫他是三届全国武术冠军,其中又以枪法最强。

    学得快,吴惊倒是满意了,武行不开心了。

    “你教我还是我教你?”

    “这么牛逼是吧,我不教了,你自个玩吧。”

    于是还没到中午,吴惊就成了无业游民,东逛逛,西逛逛。

    ……

    中午,剧组放饭,内地几个演员坐一桌。

    秦川这边是吴惊,还有沈小海,也就是饰演大反派的金光。

    见吴惊埋头吃饭不说话,秦川打趣道:“惊哥,不是我说你,早上武行那么拽,你咋不跟他干一架呢?”

    一个武行敢给男二号甩脸子,这种情况在内地根本不可能发生。

    吴惊白眼:“你干一个试试,人家那么多人,信不信瞬间群殴我。”

    这个剧组的武行都是程家班的,双拳难敌四手,他在这干架,脑袋不是被驴踢了嘛。

    这里不是他的地盘,真要动手,明天报纸肯定写大陆演员殴打港岛武行。

    到底是不忍心看着老乡倒霉,秦川道:“我要是你,拍完这部戏就回内地发展。”

    “以你的名气和人脉,要不了多久就能重回巅峰。”

    吴惊来港岛不到两年,之前积累的人气并没有完全散掉,现在回去,依旧有导演愿意请他当男一号。

    日子要比港岛好过得多。

    吴惊摇头:“没有闯出一番天地,我是不会回去的。”

    秦川醉了,还是你头铁,你不扑街谁扑街。

    咽了几口嘴里的饭菜,吴惊微笑道:“我知道港岛的影视业环境不好,但纵观全局,前景还是不错的。”

    “WTO知道吧,咱们国家加入之后,进口片配额又多了十部。”

    “听说为了拯救港片市场,国家会解除对港片的题材限额,让港片进入内地,享受内地片同等待遇。”

    “惊哥,真的假的?”沈小海惊了,顾不得吃饭。

    内地和九三之前的弯弯一样,有进口配额制度,每年限制十部进口片。

    港片不在限制行列。

    但为什么这么多年很少有港片在大陆上映?

    因为不划算。

    大陆购片一般采用的是买断和分账方式。

    买断钱非常少,开价很低,分账更亏,和内地片完全不是一个待遇。

    前几年有导演把片子卖给内地,结果没赚钱不说,还倒贴广告费。

    关键内地购片对电影题材还很严格,得正能量的才行。

    所以从七十年代到现在,内地一直都不是港片的市场。

    但如果真的大量引进港片,享受内地一样的票房分账待遇,那港片绝逼起飞啊。

    以前靠着弯弯市场,港片一年能产七百多部电影。

    内地市场多大?弯弯的几十倍。

    岂不是说以后港片一年最少产两三千部电影?

    这谁不眼红?

    真正的黄金时代啊,难怪吴惊不愿意走。

    沈小海都想留下了。

    吴惊见秦川无动于衷,说道:“你不信?”

    秦川点头:“我信!”

    他太信了。

    事实和吴惊说的差不多,一年以后港片就开始拥抱内地市场了。

    但其中条条框框不少,比如只有两岸合拍片才能享受内地片一样的分账待遇。

    其中要求内地演员的比例不得低于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哪怕不在港岛,吴惊也有机会拍港片。

    还不如去内地发展,在港片和内地片中间两头吃。

    而且再过几年,随着内地片的崛起,港星男主+内地演员男配的平衡模式也会被打破,变得颠倒过来。

    吃完中午饭,趁着沈小海不在,吴惊小声对秦川道:“你要是信得过我,可以考虑留在港岛,都是内地的,以后大家互相关照。”

    “一般人我不带他。”

    秦川笑容比哭还难看,我特么谢谢了你。

    “我考虑一下。”

    http://www.cxbz958.org/bukexueyingdi/427745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