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大明:从教朱元璋做事开始! > 第四十一章:穿越之标配神物!

第四十一章:穿越之标配神物!

    “小子你说啥,能让我大明百姓再不受饥馑之苦,你……你再说一遍?”

    原本只是报着有枣没枣捅一杆子的心思随便一激,对于钱宽的回答根本就不信的老朱,在听到他这面色郑重解释后,地道农民出身的他顿时不由得震惊了。

    开玩笑,让大明百姓不再受饥馑之苦,不再受大饥荒,这得是多大的功绩?如此功绩,都特喵快能跟神农氏有得一比了吧!

    要知道,自古以来数千年,老百姓不饿肚子的年景就算是总共加起来又能有几年?

    就算不提政绩、攻绩,单就对于大明统治的稳固来说,那又得是多大的好处?

    毕竟华夏历史数千年下来,历代王朝中又有几个不是因为饥荒导致的王朝最终崩溃?

    以华夏子民的勤劳善良,只要有口吃的,没有人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起来造反。

    这一点,老朱可是有着相当发言权的。

    “我说老哥哥,小子说的是有了那些农作物后能够大大减少饥荒,可没说真的就能让我大明百姓从此再不受饥馑之苦……”

    看着断章取义下激动到说话都带着颤音的老朱,钱宽却是不禁有些无奈的摇起了头来。

    没办法,如今这可是大明朝,不是几百年后的那个现代社会。在这没有农药化肥的时代,就算是有了美洲的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又能怎样?

    没看到原历史时空里大明之后的鞑清跟民国么,在有了这些高产作物的情况下,不也照样饥荒不断?

    因此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穿越者的钱宽,在不确定自己有没有主角光环的加持的情况下,他可不敢和那些穿越小说里一样把话说得太满,动不动就整出亩产数千甚至上万斤的高产量来。

    “臭小子,都什么时候了还藏着揶着的?赶紧告诉咱你说的高产农作物到底是甚!”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从小饿肚子、家人大多饿死,从最底层爬起来的农民皇帝,历代帝王中可没人敢说比老朱更能切身体会到粮食的重要性。

    因此,面对钱宽这为免把话说得太满的‘谦逊’解释,老朱却是根本就没听进去,迫不及待的就追问起了这农作物的具体情况来。

    “老哥哥,小子方才说的高产农作物名为红薯、土豆跟玉米。与那辣椒一样,这些农作物都是产自一个名为印地安人种族所居大陆……”

    既然先前在老朱的‘激将法’下已经把话说了出来,钱宽也不卖关子,随即便详细介绍起了这令无数穿越小说都绕不开的‘标配神物’来。

    “你说那东西叫啥,洪薯?咱年……咱陛下年号就是洪武,这洪薯土豆跟玉米等物莫非就是天赐予我大明的神物?”

    别说,老朱虽然是要饭和尚出身,但这相象力却是相当的丰富。只是从钱宽口中听到这些高产作物的名字而已,顿时便双眼放光的将那红薯跟自己的‘洪武’年号联系了起来。

    没办法,洪薯、洪武,这不明摆着就是老天爷给自己这个‘儿子’的赐礼嘛!

    “呃,老哥哥说得不错,这红……洪薯等农作物还真就是上天赐予我大明的神物呢!”

    原本对于‘汤和’这自作多情、恬不知耻的联想还有些无语的钱宽,话到嘴边之时,心中一动之下却是不由得放弃了原本想要纠正对方的说词,转而跟着附和了起来。

    开玩笑,大明的禁海令可是从老朱这里开始的。若是能以这海外的‘天赐神物’为引,顺带着让老朱把这禁海令给取消了,那对于大明、华夏今后的发展那可是功在千秋、大为有利的。

    所以,对于‘汤和’这自作多情的联想,钱宽自然是要大力支持不是,谁叫他是皇帝的发小、亲信呢。

    “据小子所知,这洪薯跟土豆,至少亩产千斤应该不成问题。就算是那玉米,亩产最少也能有个三百斤上下,并不输于小麦。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不管是洪薯、土豆还是玉米,这些农作物可都不挑地,而且还耐旱……”

    为了通过‘汤和’去影响皇帝,在肯定附和了他脑洞大开的联想后,原本之前因为不想把话说得太满,从而并未具体说出这穿越者‘标配神物’产量的钱宽,这会儿在一番考量之后,最终还是将这些农物的产量报了出来。

    当然了,考虑到如今大明朝毕竟没有金坷垃的实际情况,钱宽所报出的亩产量其实还是大为缩水了,大概也就只相当于鞑清跟民国时候的生产水准而已。

    谨慎的他却是并未如同穿越小说里那样,直接就拿后世现代社会在农药化肥加持下的亩产量来说事儿。

    “啥,亩产至少千……千斤,还耐旱不挑地,你……你小子说的是当真?”

    然而,即便是钱宽报出的亩产量已经够保守的了,但还没等他把话说完,震惊、激动之下,撑着灶台粗气直喘、浑身颤抖的老朱差点儿没一头栽到面前的锅里去。

    开玩笑,这可是亩产至少千斤的粮食啊!要知道如今大明的粮食亩产量,即便是水稻,亩产那也不过三四百斤而已,而且那还得是在上好的良田种植才能达到的产量。

    至于北方所种主粮小麦,即便是上好的良田,其亩产最多也就二百多不到三百斤的样子。

    但现在钱宽却告诉他这洪薯、土豆亩产最少能达到千斤,即便是玉米也能达到三百斤上下,而且还耐旱不挑地,这能不让他激动、震惊吗?

    至于这亩产量的真假,鉴于钱宽一直以来的良好表现,再加上老朱向来重农,所以以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他其实倒是并没有真的怀疑,只是震惊之下的本能反应而已。

    “我说老哥哥,这其它什么都可以造假,但这地里长出来的粮食能造假吗?而且不止是这洪薯等物,就连那‘殷地安人’也都是我华夏殷商时的遗民。若是咱大明能将这些遗民重新纳入华夏治下……”

    感谢马伯庸先生的《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感谢殷商东渡论。在附和了‘汤和’的脑洞联想、报出了让其震惊不已的亩产量后,钱宽更是再接再励、进一步抛出了‘文治武功’这个诱饵,想要让他能更好的去跟皇帝吹风。

    “好小子!小丫头快去拿酒,今天咱要和你家少爷边喝边聊,好生听听这亩产千斤的天赐神物,哈哈哈哈……”

    得到钱宽坚定不移的回答后,激动之下老朱却是早就忘了此行的最初目的,大清早的就要跟他来个边喝边聊,倒是浪费了钱宽进一步抛出的‘文治武功’诱饵。

    没办法,老朱骨子里其实就是个地道传统的农民。在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从而稳固大明王朝的统治面前,其它什么文治武功在他看来都是虚名,不过就是个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而已。

    http://www.cxbz958.org/damingcongjiaozhuyuanzhangzuoshikaishi/424199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