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五十章 守备长安的太子

第五十章 守备长安的太子

    东宫办事的效率很高,从中书省送去的奏章,不到三个时辰就批复完了。

    而且还能给批注的话语,虽说太子留下的批注话语还显得生疏,可深究之下还是能够找到关键的。

    房玄龄抚须沉默了良久,道:“太子殿下若能好好教导,将来我等也不枉此生了。”

    闻言,一旁的长孙无忌笑道:“房相说得不错,陛下特意嘱咐教导太子。”

    房玄龄笑着道:“陛下也如此叮嘱过老夫的。”

    长孙无忌面带笑容,外甥有能力是好事,不论是在太极殿的举手表决,还是现在处理政事的能力,足可见这外甥是上好的幼苗,而且是拔尖的。

    从能力到大局观都不是陛下的其他孩子能够相比。

    青雀虽说很有悟性,可在思考事情的方式上没有承乾那般的大局观。

    吴王李恪更不用说了。

    承乾只是在政事上稍稍表现一番,就引起了房玄龄这么高的评价。

    长孙无忌面带笑意道:“房相以为太子的这些奏章是否可以分发下去。”

    房玄龄道:“老夫帮殿下再改一改,就可以发下去了。”

    “其实太子殿下大病一场之后有些孤僻,老夫得了空闲,可以带着房相去见太子,也可以多加教导。”

    “好。”房玄龄有些勉强地笑了笑。

    现在长孙无忌有些庆幸,这两天与太子走得近,至少不能让房玄龄这个老匹夫抢先了。

    平时这些奏章陛下需要至少需要两天才能批复完成,太子殿下只用了半日,而且还能留下批注。

    以至于将这些奏章分发下去之后,中书省内很快就有了无所事事的人。

    落得清闲的人还能聊着家常。

    长孙无忌拿着两份奏章也走出了中书省。

    岑文本走到房相身侧道:“赵国公的意思是太子殿下生性孤僻,不易接近,还需要他引荐?”

    房玄龄摇头笑道:“教导太子又不是他长孙无忌一个人的事。”

    岑文本颔首道:“当该如此。”

    东宫,李承乾忙完了今天的工作,午睡了一個时辰,醒来时外面又下起了秋雨。

    李丽质还在与宁儿吃着甑糕。

    见皇兄醒来了,她拿着筷子道:“皇兄吃甑糕。”

    甑糕是这妹妹最喜爱的食物,李承乾洗了一把脸,看着外面的雨水道:“你吃吧,刚睡醒吃不下。”

    李丽质还要分出一些,放入一个盒子中,道:“剩下的给母后与小兕子吃。”

    “嗯,兕子还小,不要一次给她吃太多。”

    “知道了。”李丽质一手提着襦裙,一手拿着食盒走到殿外。

    小福连忙给打伞,送着长乐公主前往立政殿。

    喝下一口热茶,李承乾这才觉得自己清醒了一些,道:“还有奏章送来吗?”

    宁儿躬身道:“午时批复好的都送出去了,没有再送来的。”

    “嗯。”李承乾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伸了一个懒腰道:“去散散心吧。”

    听殿下要在雨天散心,宁儿还有些犹豫,只好拿过一旁的竹伞。

    李承乾也自己撑了一把伞,两人走到殿外,听着雨水落在伞上的声音。

    东宫略显坑洼的地面又有了一些积水,李承乾走到承天门时,看守在这里的正是宗室将领李道彦。

    大胜而归,征战吐谷浑的将领中就有他,还得到了封赏,如今在金吾卫当值,是尉迟恭大将军麾下的裨将,轮值到了承天门。

    李道彦又是当年宗室四将之一,李神通的儿子。

    如今时年三十岁有余,也是军中年龄一辈将领中较为骁勇的。

    其人年少时便开始屡立战功。

    见太子殿下朝着这里走来,李道彦连忙行礼,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道:“道彦兄,孤看看长安的城防。?”

    “喏。”

    李道彦领着路走上城楼,他介绍着长安城如今的守备现状。

    看守整个长安守备的有三位将领,一位是程咬金大将军,李绩大将军,还有一位便是李道彦。

    此番陛下去骊山秋猎,调用了五千兵马,如今守备长安城从以前的两万兵马,增添到了四万兵马。

    而在长安城三里外,还有领军卫呼应,长安城的北面,玄武门外还有秦琼大将军的左武卫看守,可保长安无虞。

    听他絮絮叨叨说着,李承乾观察承天门的情况,承天门并不高大,这也难怪父皇当初会选择城墙较为高大,较为偏僻的玄武门。

    毕竟承天门一旦出什么乱子,四方援军就会立刻围过来。

    李承乾回头看了一眼东宫的方向,东宫距离承天门更近一些,距离太极殿更远。

    走过承天门的城墙,李道彦躬身行礼道:“只能送太子殿下到这里,恕末将不能擅离职守。”

    李承乾揣着手道:“无妨,你陪着孤到处走走,这是孤的命令。”

    “喏!”

    言罢,李道彦叫上几个守卫跟在殿下的身侧。

    太子要留守长安城,看看城防,去军中问询几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只要宁儿不说哪些事不能做,其余的活动应该都是可以的。

    朱雀门的防备就没有承天门那样森严,看守这里的人也都是生面孔,无甚好说的。

    朱雀门是拱卫皇城的,三省六部都在皇城中,来往的官吏见到太子殿下纷纷行礼。

    他们行礼打招呼,李承乾也微笑回应。

    走到春明门的时候,这里的城墙守卫多了不少,也更热闹。

    还有两三士卒懒散的坐在城墙跟上,他们不认识的太子,可认识军中的李道彦。

    见到将军也是连忙起身站得笔直。

    太子在身侧,李道彦不好当场训斥他们,只能板着脸瞪了他们几个偷懒的士卒。

    太子守备长安就要有守备的样子,没有兵权加身,看看城防也是应该的,至少要让父皇和朝臣们觉得,孤在很尽心地守备长安。

    走到城楼上就听到一声声的呵斥声,再一看是程咬金大将军正在训斥一个壮实小伙子。

    那小伙子站在雨中衣衫湿漉漉的,身上还有些泥泞,看起来很狼狈。

    “混账小子,再敢去军中混迹,老夫打断你的腿!”程咬金身穿甲胄,手中提着一根藤鞭怒声道。

    李承乾走上了城楼,当即有一旁的侍卫去大将军身边低声言语了几句。

    闻言,程咬金当即换上了笑脸,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颔首道:“有劳大将军守备长安。”

    刚刚的程咬金有多么的凶横,现在的表情就有多么的和煦,他抱拳道:“末将在教训家中逆子,让太子殿下见笑了。”

    雨势小了,李承乾将竹伞收了起来,交给一旁的宁儿,揣着手目视城外。

    本着人家家事不能管,国事能听则听的态度。

    李承乾笑道:“孤就是看看城墙守备的情况,不打扰大将军的雅兴。”

    “喏!”程咬金挥动手中的藤鞭重重落下,响亮打在儿子身上。

    程处默看着这个亲爹,气不打一处来,又站起身道:“老货!某家与你拼了。”

    只是程咬金又是一鞭子挥下。

    程处默刚要上前一步,又只能怂怂地退后两步,抱着被打疼的手臂,再道:“老货,有本事丢了兵器,与某家单打独斗!”

    “呵呵呵……”程咬金冷笑着,对一旁的侍卫道:“单打独斗?”

    程处默大声道:“对!单打独斗。”

    “好,好,好。”程咬金连说三声好,便对一旁的侍卫吩咐,“来人!将这个逆子绑起来,老夫要将他吊起来抽。”

    程处默的大眼瞪着亲爹,一时间竟沉默了。

    侍卫也没有去绑程小将军,而是劝道:“大将军,不要打太狠了,把人打坏了,该如何是好。”

    “今日不抽他,来日就反了他了!”程咬金怒道:“老夫亲自绑他,拿绳子来,今天敢去冒名入军,以后他就敢跑边关打仗,这逆子哪天死在外面,连个收尸的都没有!”

    程处默还犟道:“男儿就该驰骋沙场。”

    “好!好!好!”程咬金又是连道三声好,手拿鞭子指着儿子,道:“这长安城还不够你驰骋,还想去沙场?老夫打了半辈子仗,用得着你个混账去驰骋!今日不将伱的皮扒了,某家这半辈子的仗也白打了。”

    程处默见势不妙,快步跑向城楼,下了城楼还大声道:“老货,你关不住我的!”

    要不是太子在这里,程咬金克制着没有失态,额头已有青筋跳动。

    再看一旁气定神闲的太子,李道彦也是尴尬不去看他们父子,低声道:“殿下,这程处默是军中出了名的莽撞,现在还犟嘴,说不定回家之后还要被他家老货抽。”

    李承乾低声道:“挺好的,这说明我们大唐的年轻人很有活力,看来处默的名声在你们眼里是有口皆碑。”

    李道彦低声道:“其实处默小将军还是个好孩子,只是这孩子一心想要入军,被他家老货拦着,秉性还是很好的。”

    等程处默走远了,程咬金抱拳沉声道:“让殿下见笑了。”

    “大将军不用多礼,有时候教孩子嘛,就是累人的,不打不长记性。”

    闻言,程咬金眉头大动,又道:“末将与殿下,英雄所见略同。”

    春明门是长安城的东城门,守在这里的兵士很多,包括看守甚严的朱雀门。

    内外呼应,保证了守城的固若金汤,又能防止内城动乱。

    李承乾揣着手道:“孤到处走走,大将军随意。”

    程咬金抱拳行礼,朗声道:“末将就在这里,殿下有何安排,随时来吩咐。”

    李承乾走在城墙上,从这里可以一路走到南门的明德门,西面就是长安城的西门,延平门。

    下过雨之后城墙还有些湿漉漉,不少地方还有积水。

    士卒有懒散,也有三两交谈的,绝大多数还是站得笔直,守着城墙。

    听李道彦解释,这里的防备都是每隔三个时辰一个轮换。

    刚停歇不久的雨水又要落下来,长安城这么大,光是这么走着,也看不完所有城门。

    其实大唐的问题还有很多,从早朝时看得出来,但凡说到用钱的事,房相总是能缓则缓。

    这说明朝中在用度方面很紧张,还是说这些事要等父皇从骊山回来再做打算?

    天快黑的时候,李承乾与宁儿回到了东宫。

    徐孝德奏章还放在东宫,见殿下拿着这份奏章看着,宁儿好奇道:“殿下,这份奏章都看过好几遍了。”

    李承乾颔首道:“他的奏章写得很不错,可惜的是他只指出了问题,却没有给出解决办法,”

    宁儿倒上一碗热茶,道:“殿下先喝杯茶水驱寒。”

    这大唐的问题很多,可以钻的空子很多,就比如说大唐与西域之间的贸易。

    大唐的铜钱要持续流出,同时还要保证自己对白银保有量。

    因此,可以想到后世历史的互市策略。

    通过互市来控制边关贸易,如果从中可以做一些手脚,控制来往贸易量,既能够将大唐多余的铜钱输出,又可以保有足够的白银。

    眼前,也就是徐孝德所担忧的情况就可以解决了。

    开辟互市是一个利润很大,并且一本万利还能够持续赚钱的大项目。

    可眼下呢?

    李承乾独自一个人坐在昏暗的寝殿内,眼前只有一盏油灯。

    当前,东宫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么大的势力去办这件事。

    这么大的一块肥肉放在谁面前,谁不眼馋?

    自己也只有泾阳这个小作坊,就连父皇也看不上眼。

    “殿下,是否要准备一些宵夜。”站在殿外,宁儿低声道。

    “孤睡了,你也早点休息。”

    “喏。”

    外面还下着雨,寝殿的门缓缓关上,看向外面还能见到窗外她提着灯笼离开的样子。

    翌日,李承乾早早睡醒,便走出了东宫。

    与昨日一样,舅舅一早就等在外面了。

    李承乾揣着手,深吸一口气,昨晚下了一夜雨,一早的空气格外好,尤其是今天的乌云散尽,天空虽还不明亮,抬头可见蔚蓝的天空,便令人心旷神怡。

    “舅舅,今天的天气真好。”

    长孙无忌道:“秋雨已过去了,之后几天都会是晴朗的天。”

    http://www.cxbz958.org/datangtaizideyouxianshenghuo/419725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