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大夏摄政王 > 第四十九章 政务

第四十九章 政务

    今日没有大朝会,箫承嗣也起的很早,此时正坐在养心殿中看奏折。

    自李荣昊被拿下之后,天下的奏折就直接送到了御前,都需箫承嗣批复。

    有些简单的,例如问安折子,一些不痛不痒的小事折子,箫承嗣就直接批了,发往各地。

    但如粮草调配,官员升迁调动,税收等家国大事的折子,他都放在另外一边,等着和箫尘商量。

    这才过了两日,等着批复的折子就已在龙案上堆成了小山,看的都让人头皮发麻。

    箫尘进入养心殿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正在龙案前批复奏章的箫承嗣,他立刻想到了上学时,将书本一股脑全都堆在桌前的自己。

    但不同的是,那时他堆书本,是怕老师看到什么,而现在箫承嗣堆,是实在没地方放了。

    “陛下,夏王千岁到了。”

    王不用站在箫承嗣身侧,看到箫尘进来之后,才低声开口。

    放眼国朝,能入殿不宣的,也只有箫尘了。

    “二叔?”

    箫承嗣抬头,看到箫尘过来,眼中立刻透出几分欣喜,随即从龙椅上下来,一溜小跑,扑进箫尘怀里。

    箫尘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多大了,还跟二叔撒娇呢。”

    “多大也是侄儿啊。”

    箫承嗣咧嘴一笑,拉起箫尘的手,道:“您来的正好,有几件事想问问您。”

    说着,直接将箫尘按在龙椅旁的软椅上,递给他一个奏折,道。

    “这是丽南巡抚来的折子,奏说去岁水患,致使秋收不畅,今年恐又有大雨,怕影响收成,也怕闹饥荒引起民变,求朕发救济粮。”

    箫尘大概看了一眼奏折,随即放在一边,道:“下令开仓放粮便是。”

    “不过一直赈济也不是事,陛下可以和付友忠商量一下,从户部拿出一部分钱来,放给丽南,让官府主导重修水利,兴建农田,水利设施。”

    “这钱嘛,以工代赈,都发给百姓。”

    “这样百姓手里有了钱,也有了朝廷的赈济粮,心里的怨气就散了,闹不起民变来。”

    说着,又笑道:“至于今年可能发生的水患,同样用这笔钱解决,低洼处的百姓可以暂时迁出来,给他们安排其他住所和谋生的出路,等灾祸过去再说。”

    听到箫尘的话,箫承嗣仔细想了想,点头道:“那等我和老师商量一下吧。”

    “不过听老师说,现在户部也没多少银子了,去岁闹灾,朝廷并未赈济,也失了很多税收。”

    说着,咬牙道:“该死的李贼,这些事,从未和朕说过!”

    “税收的事,要慢慢来。”

    箫尘道:“先把朝廷官员组建好再说,等我从行宫回来,仔细和你说税收的事。”

    “嗯。”

    箫承嗣点头,又拿出一本奏折塞给箫尘,道:“二叔,这个可能有点棘手。”

    “东边炎国在边境集结了两万人马,好像有犯边之意。”

    箫尘闻言眉头皱起,立刻打开查看。

    大夏东边乃炎朝,国力不输大夏,且在过去数十年征战中,拿走了大夏的大片领土。

    此时两国以大江为界,都有重病把守。

    但炎国那侧是高山峻岭,大夏这边却是千里平原,有大量农田。

    炎国此次犯边,恐有借着春播之际横冲直撞,毁坏农田的意思。

    大概看了一眼奏章,箫尘心里就有谱了。

    他随即抬头道:“此事非同小可。”

    “陛下可召博阳侯入宫,令起带本部人马直冲边境,于另一侧驻军。”

    “若炎国有犯边之意,着边境守军御敌,遣博阳侯部直入敌国,超其后路,将其全歼!”

    “粮饷调配,都从京师出。”

    箫承嗣闻言想了一下,随即道:“我还真没想到博阳侯这一层,只是想叫守军加强戒备。”

    “只一味的防守,是不会让敌人老实的。”

    箫尘放下奏章,道:“之后若遇到同样的事,你只需想好用谁,想好怎么调配粮草即可。”

    “至于方法,那就是打,他们敢来,就让他们有去无回!”

    “嗯。”

    箫承嗣点头,眼中精芒闪烁,又要给箫尘手里塞奏折。

    箫尘这回却是没接,而是笑道:“你批阅两日奏章,是不是累的够呛?”

    一说这话,箫承嗣就觉得累的不行,直接坐在龙椅上,声音都带着哭腔。

    “二叔您不早跟我说,这皇帝做的太累了!”

    “您看看这些折子。”

    说着,他指了指龙案上的奏折,已然堆成了山。

    “我从早看到晚都看不完!”

    “您只是跟我说要抓住政权,可从未说过有这么累啊。”

    看着箫承嗣欲哭无泪的样子,箫尘憋着笑,轻轻在他头上拍了拍,道。

    “这是成为合格帝王的必经之路。”

    “等你能熟练处理朝政之后,可在重臣中挑选几人,成立一个小班子,帮你处理些琐事。”

    “但在这之前,你必须先熟练如何处理政务,也要懂得权数。”

    “否则下面的人会糊弄你,甚至期满你,懂吗?”

    箫承嗣闻言点头。

    这道理他是明白的。

    做帝王要亲贤臣,远小人。

    不过道理是道理,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他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能懂这些,已经超过绝大多数的同龄人了。

    “处理政务,大事先批,小事靠后。”

    箫尘又道:“你不会处理的,就着急臣子开会,国朝给他们俸禄,不是让他们吃干饭的。”

    “问题拿出来,问他们办法,你只需权衡即可。”

    “谁提出的条陈就教给谁去做,这样既能检验臣子的能力,也能看出他们的心思来。”

    随即,箫尘又在侄子头上摸了摸:“做皇帝,可不是勤奋就行的,你累的半死,臣子天天闲的屁事没有,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嗯,我记得了。”

    箫承嗣点头,箫尘随后又道:“泗国公那边我已经说了,老军侯同意做尚书。”

    “不过这件事你还需要先知会近臣,看看他们都是什么表现。”

    箫承嗣闻言眨眨眼,随即笑道:“二叔我懂,看他们的表现,就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对。”

    箫尘又笑道:“还有,明日我启程去行宫,京外三营的事,你自行处理。”

    http://www.cxbz958.org/daxiashezhengwang/425658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