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火中妖 > 第5章 灵能手弩

第5章 灵能手弩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供灵法阵的十个等级,我这是一个标准的癸级供灵法阵啊,品质的话,应该属于合格。”

    赵关山自己忍不住把玩了片刻,这才小心翼翼的将其放进随身携带的兽皮背包里。

    这背包也是父母留下的,虽然破旧,但是结实,看着空间不大,其实能容纳很多东西,而且内部还缝有若干个独立的小袋子,非常适合放入一些脆弱的珍贵的小玩意,且不用担心混乱损坏。

    接下来,他又把剩下的实操材料也一并装起来,带走。

    道院是不会干涉的,因为只要你实操熟练,那么你把实操材料带出去卖掉也是你的能力。

    但如果实操不熟练,却把实操材料卖出去,最终导致结业考核不合格,那么就不要怪被强制送到敕印长城去当炮灰。

    一饮一啄,早就算好了的。

    赵关山出了这里,就直奔第五座三级敕印大屋,那里也是讲授第五门课的课室,但属于选修。

    课程的名字叫——常见的九种灵能武器的日常保养与基础维修。

    因为赵关山要给自己组装一件灵能武器。

    道宫并不禁武,更不禁止普通人拥有灵能武器。

    而且还给出了不少渠道来获得灵能武器。

    像是赵关山的邻居杨毛,只要他能够通过结业考核,就能获得一件可以免费使用,但不能出售,也不能留给子孙的灵能武器。

    三门选修课这边很安静,看不到几個学生。

    这也正常。

    因为选修课只对第三阶段的文科学生开放,再加上只需要三选一,那就更少了。

    但第五门课算是个例外。

    赵关山的大部分文科同窗,包括上一届,上上一届,下两届的学生,都会选择这第五门课为自己的选修课。

    无他,因为这里可以接触到灵能武器。

    这也是天谴降世后,道宫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让凡人也能掌握使用超凡力量。

    灵能武器,应运而生。

    这不是法器,也不是敕印法器。

    这一点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就已经详细描述过它们的定义。

    法器,是天谴降世之前,修仙者所使用的强大武器。

    敕印法器,是天谴降世之后,幸存修仙者所使用的,经过大幅改良,灵气消耗降低,性价比更高,且不容易损坏的强大武器,这里面包括且不限于类似敕印油灯一样的被动触发的敕印法器。

    灵能武器,则是供应武道士所使用的,不需要复杂操作,不需要苛刻条件,基于供灵法阵做能量中枢的超凡武器。

    其威力丝毫不逊色敕印法器,但容易损坏。

    基于这一点,所以维修保养灵能武器就成了一门课,学会的人,就可以从事这份工作。

    赵关山来到的时候,授业老师正在一层上课,听课的学生有上百人,都是7级,8级的,用地球的概念就是高一,高二的学生。

    而他属于高三,不用听课,全靠自习。

    来到第二层的自习室,果然放眼望去,全是同窗,乌泱泱的几十人。

    不是在死记硬背,就是在疯狂的写写画画,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即将结业的压迫感。

    因为考核不通过,是真的会被强制送去敕印长城的。

    虽然说武科的武道士学徒大多数也会被安置在敕印长城,但他们这些文科的弱鸡,又怎么能够与那些人高马大,强壮威猛的武道士学徒相比。

    此时不拼命,更待何时。

    “赵关山,你今天要实操吗?但是你得排队。”

    有同窗注意到赵关山,小声道,他叫刘辰,也算是赵关山在道院里为数不多的,同命相怜的朋友了。

    因为他们都曾被邪魔深度侵蚀过,身子骨差得很,绰号病猫双雄。

    这是在第二阶段求学时,那些还没有意识到未来会有多残酷的小屁孩们给他们起的,这也是他们为数不多的乐子。

    却不知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现在这些小屁孩要么转修武道,要么就在这里疯狂的压榨自己,结业考核,对他们来说真的就像是一座大山。

    这里没有学渣,只有炮灰。

    “没事,我不着急。”

    赵关山微笑,在刘辰对面坐下,搞定了供灵法阵后,剩下的环节对他基本没有难度。

    “赵关山,结业考核你打算选哪种灵能武器?”

    刘辰问道,他有些焦躁,焦虑。

    “随便哪一种都可以,不过伱的话,我建议你选灵能长枪,虽然它出故障的频率是最多的,故障种类也是最多的,尤其还不好维修拆卸,但有一点,灵能长枪的供灵法阵,被损坏的几率是很小的,所以,你也不想维修一座供灵法阵对吧?”

    赵关山随意说了一句,就起身上了三层,只留下刘辰在那里瑟瑟发抖,其实他的成绩不错,就是心理素质过不去!

    三层实操室这边,果然人有点多,偶有同窗兴高采烈的走出来,却是成功的完成了一次实操,仿佛胜券在握,也有脸色灰败,紧张无比,汗流浃背走出来的。

    这门课虽然讲的是九种常见灵能武器的维修保养,但实际上只考核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保养,把九种灵能武器给保养一遍,这是送分题。

    第二个环节是鉴定,从一大堆破损的灵能武器里肉眼鉴定,哪一种还能修,哪一种需要报废,这个难度也不大,还是送分题。

    第三个环节就是维修,从第二个环节里,指出来的可维修的灵能武器里选择一件,将其修好,时间是两个小时。

    这真的就是需要死记硬背,外加几次实操就可以搞定的,相当于地球的职校难度,对赵关山来说,还是送分题……

    “后来的排队!”

    一个有些瘦弱,但相对赵关山来讲,仍旧是鹤立鸡群般强壮的家伙冷冷开口。

    这也是赵关山的同窗,庞子余。

    算是文科别院曾经称霸的王者之一了,他做梦都想转修武科,但每次考核都只差了一点点,因为他没有修炼出第一口纯阳之气。

    何其惨也。

    到如今,他也只能拼命的补文科三加一了。

    祝他好运吧。

    赵关山默不作声的站到一边,等待是一种美德。

    而且,他也不会等待多久的。

    这帮人的实操水平,他一清二楚。

    死记硬背的东西还未掌握,就跑来浪费宝贵的实操机会,呵呵。

    不出所料,仅仅半个小时,只有寥寥数人顺利完成了实操,剩下的都是面色灰败,如行尸走肉般的走出来了。

    这可不是地球,考零分去啃老也一样可以一辈子逍遥快活的。

    不过,还有半年呢,经过这次打击之后,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应该还来得及发愤图强。

    毕竟,结业考核真的太简单了。

    前面没人排队了,赵关山这才刷卡走进实操室,这门课他只剩两次实操机会。

    之前的实操机会都被他用去了,因为他想确定哪一种灵能武器更适合他。

    在综合考虑之后,他选择的是灵能手弩和灵能长枪。

    前者是一种组装起来后,可以绑在手腕上,提前蓄能三连发的灵能武器。

    隐蔽,低调,且出其不意,而且伤害不俗,唯一的弱点是有效攻击距离只在十步之内。

    可以给自己使用。

    后者则可以把实操材料带出去售卖。

    此时一共三十二个格子亮起微光,赵关山从中取出自己所需的实操材料,一部分需要出售的装到背包里,然后坐在一个被间隔起来的操作台前。

    而在操作台的下方,放着一个巨大的黑色箱子,里面全都是各种破损等待修复的灵能武器。

    没错,道院为了培养学生,所以可以免费维修道院外的灵能武器。

    很多囊中羞涩的武道士学徒,甚至是武道士都会把自己的灵能武器送过来。

    整个维修期限在十天,且道院也承诺,最差的维修也能确保灵能武器正常使用,若有彻底损毁,赔偿一件二手的灵能武器。

    总之,学生得了实操的机会,武道士学徒得了免费的好处,香就一个字。

    不过也因此,赵关山在这门课上就算完成了实操,也不能带走他的成果。

    不然的话,他直接维修好一件灵能武器带走就好了,何必如此麻烦。

    此刻,赵关山不打算维修那些破损的灵能武器,而是迅速取出自己已经完成组装的供灵法阵,然后以此为核心,将刚刚领取的实操材料一一安装上去。

    前后不到三十分钟,一具小巧的灵能手弩就组装成功。

    因为就组装而言,真的太容易了。

    当然,这是道宫模块化生产,标准化生产,流水线生产各种标准零部件的巨大改革成果。

    这具灵能手弩,抛开最核心的供灵法阵,它在本质上,与地球上的枪械组装是一致的。

    赵关山压住心头的狂喜,迅速的将这具灵能手弩绑在右手腕上。

    此物长度不过十五厘米,高度四厘米,宽五厘米,用袖子一盖,几乎看不出什么。

    它有两种攻击模式,一种是使用标准的精钢弩箭,可以连射三发,十步之内,可破三指厚的木板。

    在这样的普通模式下,一块储能灵石可以连续发射三千次。

    具体就是不用人自己上弦,将弩箭放入特制的箭匣内,三支并排,每发射一次填装一次,速度很快,但这只适合对付常规的敌人。

    要想击杀诡异的邪魔,就得使用第二种攻击模式。

    即,以储能灵石供应灵气,形成三支蓄灵弩矢,一次就可以灭杀游离的三阶邪魔。

    这种攻击模式威力巨大,唯一的缺点就是一块储能灵石,只能发射五次。

    而且凝聚蓄灵弩矢的过程也很长,三支的话,得三十分钟的冷却期……

    想解决的话也简单,更换功率更大的供灵法阵,提供更多的蓄灵箭匣,但是那样一来体积又会增大,所以呢,还是直接上威力恐怖,可以连续发射一百支蓄灵弩矢的灵能重弩吧。

    灵能手弩,其实就是用来应急的。

    但灵能重弩那玩意,根本不在常见的九种灵能武器之列。

    那是重型武器。

    http://www.cxbz958.org/huozhongyao/426010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