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九十一章这丫的好帅!

第九十一章这丫的好帅!

    “结账!”

    “好嘞!”

    掌柜见杨正山选的这些书,胡子都差点笑歪了。

    无论是功法还是兵法,在他这里都是一些存货。

    像这样的存货,一年都不一定能卖出去一本。

    没想到今天碰到个脑子进水的,居然一次性买了六本。

    “客人慢走!”

    离开书铺,杨正山又去宝药阁买了一株百年人参。

    足足七百两银子,差点没把杨正山心疼死。

    随后杨正山又买了一些上好的茶叶、皮毛和布匹。

    “玛德,以后要多攒点家底,不然送年礼都没钱!”

    杨正山心里暗暗吐槽着。

    这一天,他花了一千多两银子,若不是卢二爷的那两千两谢银,他是真送不起礼。

    他也不管杨明诚准备的怎么样了,再小院中又住了一夜,便会返回迎河堡了。

    现在距离过年还有半个月,也就是说他要在半个月内写一本兵法。

    时间紧迫,杨正山急匆匆的跑回迎河堡就一头扎进书房中。

    一开始他是想写一本练兵实纪的,可是琢磨了很久,才发现这练兵实纪并不好写,许多东西都要仔细斟酌之后,才能写出来。

    队列、战阵,这些训练看起来简单,但写起来却很难,每项训练的目的和原因,都要有说明才行。

    若是有时间的话,杨正山可以慢慢琢磨,早晚都可以写出来。

    可他现在急着给周兰送年礼,这时间肯定是不够。

    没办法,杨正山只能先抄《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指三十六个兵法策略,共分六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时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每套又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有些东西不去想的话,觉得自己记不全,可天天琢磨起来,又会发现自己能全部记起来。

    杨正山绞尽脑汁想了五天,终于把三十六计全部记起来了。

    然后他一边按照自己的记忆编写下来,一边又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了修改。

    之所以是编写,而不是默写,是因为杨正山无法一字一句的全部默写下来,只能按照自己想法和语言重新编写。

    至于不合适的地方,比如围魏救赵,这里的历史上都没有魏国和赵国,又哪里来的围魏救赵?

    杨正山想了想,将围魏救赵改成了围城打援。

    两者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就算是有差别,反正都是他编写的,他说是就是,这个世界肯定没有人来反驳他。

    三十六计总共也没有多少字,杨正山只花费了两天就完成了初稿,之后又花费了三天仔细斟酌,仔细修改,最终成册。

    腊月二十五。

    杨正山带着自己编写的《三十六计》,以及两大车礼物去了建宁卫。

    年底了,周兰依然很忙。

    忙着练兵,忙着处理军务,同时也忙着送年礼。

    不过周兰送年礼不需要自己亲自出马,只需要安排仆从跑腿即可。

    杨正山来到建宁卫之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去见周兰,而是先去了赵远那里。

    赵远在建宁卫有个大院子,他可以暂时住在赵远这里。

    安顿下来之后,杨正山就开启了拜访之旅。

    建宁卫有一个指挥使,两个指挥同知,三个指挥佥事,以及两个镇抚。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守备官厅和巡按监察院。

    凡是有名有姓的官员,杨正山都送上了一份年礼。

    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一斤茶叶,两张看起来不错的皮毛,另外还有几匹从罗家布庄买来的绸缎。

    根据官职的高低,送上的年礼有增有减。

    杨正山也不是想去讨好这些官员,他只是想表表心意,让对方知道自己没有忽略对方。

    至于对方对年礼是不是满意,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满意,杨正山也没办法,他就这家底,总不能让真的让他倾家荡产吧。

    关键是就算是他倾家荡产,人家也不一定能看得上。

    其实很多官员也不在乎他的年礼,甚至都没有出面见他,只是让下人把他打发了。

    态度好点的,就给杨正山准备一份还礼带走,态度差点的,就只有一句我家大人知道了。

    人情冷暖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

    两天的时间,杨正山将建宁卫的所有官员全部走了一遍,其中也见到了不少官员。

    比如建宁卫指挥使钟滦,宁州城守备沐秋。

    这两位大概是知道杨正山是周兰的人,所以对杨正山的态度还算好,不但亲自接见了他,还给他送上了一份还礼。

    等其他人都打理的差不多了,杨正山这才前往参将幕府拜见周兰。

    幕府内,杨正山跟着一个随从走进正堂。

    不过在他跨入门口的时候,他微微顿了一下。

    因为正堂中不只有周兰一人,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此人身穿一袭宽大的儒衫,面容俊逸,自带一股温尔儒雅的气质。

    他坐在周兰下首,面带如沐春风般的笑容。

    见到他,杨正山突然有种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感觉。

    这丫的好帅!

    没错,就是帅!

    杨正山认为自己也是帅大叔,特别是胡须变得浓密之后,整理的一丝不乱,颇有几分‘为人洁白兮,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的意思。

    而眼前这位却与他不同,面如玉,眉如剑,瞳如墨,清瘦身,丰神俊朗。

    羡慕嫉妒!

    有之。

    惊艳好奇。

    也有。

    不过更多的却是警惕。

    没错,就是警惕。

    只是一眼,杨正山就知道这是一位高手。

    虽然对方只是安静的坐在那里,但却给他一种极其危险的感觉。

    明明是一副温尔儒雅的样子,可他觉得这人更像是一把未出鞘的剑。

    锋芒内敛,杀机隐匿。

    不过周兰在这里,杨正山虽然感到此人危险,但只是顿了一顿,便踏步进入正堂。

    “下官拜见周将军!”

    他抱拳行礼。

    “无需多礼,杨大人,这位是家兄,特意从京都来看我的。”周兰似乎有些情绪不高,眼中还带着几分不满。

    当然,这不满肯定不是对杨正山的,杨正山又没有招他惹他。

    家兄?

    杨正山心神微动,顿时明白了这位的身份。

    周兰是宁国公府的嫡女,那他的兄长也就是宁国公府的那几位爷之一。

    他也打听过宁国公府的情况,毕竟周兰是他的大腿,有些事情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当今宁国公也就是周兰的父亲周茂,充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掌京营,加封太子太师。

    周茂有四个儿子,其中嫡长子早年在西北战死,次子、三子皆为庶子,都在军中任职,剩下一位便是宁国公府世子周绪。

    眼前这位应该就是周绪了!

    “下官迎河堡防守官杨正山拜见世子!”杨正山再次朝着周绪抱拳行礼。

    大荣的爵位都是虚封,也就是没有封地只有赐田。

    “免礼吧!”周绪态度十分温和的看着杨正山,抬手示意了一下。

    周兰也不管他的态度如何,只是对杨正山问道:“你来可是有什么事?”

    “临近年关,下官给将军备了一份薄礼!”杨正山直截了当的说道。

    “送礼!”周兰眨眨眼,怪异的看着他,“有什么好东西吗?”

    送年礼这种事在官场上是最常见的事情,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当然,也有人会借此大肆敛财,或者贿赂上官。

    周兰不是一个贪婪的人,她也不会在乎什么礼物。

    这段时间她收到了不少节礼,也送出了不少,都是人情往来而已。

    不过他对杨正山的薄礼很好奇,因为她对杨正山的家境很清楚,你就她是去过杨家村的。

    以杨家的家底能送给她什么好东西?

    “呃,没有什么好东西,这只是下官的一份心意!”

    杨正山能说啥,虽然礼物中有他精心准备的兵法,但他也不能自卖自夸,说自己的抄的兵法如何如何厉害吧。

    说着,杨正山将礼单递给了周兰。

    周兰目光扫过,其他的东西她一眼掠过,哪怕是百年人参,她也没有多在意一下。

    不过她还是看到了礼单上的《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这是什么东西?”

    杨正山对门外的杨明浩招招手,杨明浩立即屁颠屁颠的捧着一个木匣走了进来。

    将木匣交给周兰,周六好奇的打开木匣,从里面拿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她翻看这册子,一开始只是好奇,紧接着变成了愕然,最终满脸的震惊。

    作为一个出身于宁国公府的将领,周兰从小就看兵书,她看过的兵书不知几凡,但她可以确定自己从未看过这本《三十六计》。

    而对于书中的计策,她更是感到震惊万分。

    《三十六计》是依据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劳逸、顺逆、高下、死生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

    每一种计策都体现了高超的智慧和战术技巧。根据实际情况、敌我情况、形势变化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而制定的,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这是哪来的?”

    不过一刻钟,周兰就将整本册子看了一遍,其实她只是大体浏览了一遍,并没有细细思量,可就算是如此,她依然能看出这本兵书的不凡之处。

    (本章完)

    

    http://www.cxbz958.org/jiazujueqicongdangyeyekaishi/428008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