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一百七十三章婚期临近,亲朋登门

第一百七十三章婚期临近,亲朋登门

    许进的到来对杨正山来说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与之前的兵备道佥事郝兆先不同,郝兆先整天只想着敛财,直接将所有的公务扔给了师爷和衙门内的文吏,那些师爷和文吏不愿多生事端,就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根本不会管守备官厅的事情。

    这也让之前的兵备道衙门如同摆设一般,杨正山来安源城数月,兵备道衙门都没有找上门来。

    许进就不一样了,这小老头对什么事都非常认真负责,他有监管守备官厅屯田、钱粮、守备营的权力,几乎可以插手守备官厅的任何公务。

    按理说有这样一位指手画脚的人在旁边,大部分守备都应该会感觉不自在才对。

    可杨正山不一样,杨正山问心无愧,他没有贪过守备官厅的一文钱,甚至为了将士们的训练还千方百计四处要粮草。

    他不怕许进的监管,也不怕许进整天盯着他,当然前提是许进没有阻碍他的练兵计划和屯堡整修计划。

    许进的存在对守备官厅的文吏和差役都起了一个很好的督促作用,对个城外屯堡的官员也有很好的警示效果。

    再加上他对各种公务都十分熟悉,他的存在不但没有妨碍到杨正山,反而有点为杨正山查漏补缺的意思。

    残羹撤下,茶水摆上,杨正山简单的擦了擦有些发烫的脸,他的酒量很好,不过陪这几位老大哥喝酒,还是让他喝的有点微醺。

    杨家已经为他们的大婚准备起来。

    时间进入五月,距离婚期还有五天,亲朋好友已经纷纷抵达安源城。

    陆昭琦这时走过来坐下,杨正山给他斟上一杯茶水。

    虽然杨正山非常看重练兵,但是各屯堡的屯田任务和守备任务才是重中之重,不能因为练兵致屯田和边境守卫而不顾。

    杨正山笑着看向陆文渊,今年陆文渊已经是二十岁了,不再像以前那般稚嫩。

    对于这些亲朋,杨正山自然要亲自接待才行。

    第一批将士只有五百人,每个屯堡,甚至每个火路墩和烽燧都有抽调。

    杨氏一族由杨明辉带队,来了十几人,一部分是杨氏一族今年新突破的武者,一部分则是杨氏一族声望比较高,且年纪还不算太大的人。

    王、李、姜三家的亲家公都来了,陆家来的则是陆昭琦和陆文渊。

    一时间厅堂中只剩下陆昭琦和陆文渊

    至于陆昭琦,心里也是很不得劲。

    酒宴结束,杨明诚带着王老爹和李老爹去了客房,而姜贺则带着姜成回了他们自己的院子。

    面对杨正山这个大官,他们显得十分的紧张,甚至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郁青衣的婚期越来越近了。

    妹夫要续弦,他这个二舅子是不是就过时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隔阂肯定是有的,哪怕杨正山已经尽量在消除这种隔阂了,可杨家和陆家的关系还是变得尴尬了很多。

    时间缓缓流逝,春耕彻底结束了,各屯堡的第一批接受训练的将士陆续来到了安源城的城关堡。

    “算起来我们也有四年没见了,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就是四年!”杨正山一边沏着茶水,一边说道。

    所以这次训练总共分为四批,每批进行为期一個月的基础训练,至于实战训练只能让他们回去自己训练了。

    儿子和儿媳为亲爹准备婚事,这事听起来有些古怪,不过杨明诚和王氏做的似乎很起劲。

    至于其他,要等新任松州卫指挥使到任之后才能做了。

    当天杨正山在府内设宴款待了他们。

    “嗯!”陆昭琦也擦了擦脸。

    有了这些粮草,今年的练兵计划应该没有问题了。

    不过许进答应的粮草还是给杨正山要来了,虽然只有一百担,但杨正山也不嫌弃,喜滋滋的收下了。

    “谢姑丈!”陆文渊文质彬彬的说道。

    不过虽然杨正山表现的已经很和善了,可几位亲家公还是显得有些拘谨。

    他是真感觉时间过的快,那时候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而陆文渊还只是一个小小少年,而如今陆文渊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变成了一个大小伙子。

    “二哥,擦擦吧。”杨正山将一块湿毛巾递给陆昭琦。

    他们都是普通的农户,虽然这些年因为杨家的关系,他们的日子也过的好了很多,但他们的小老百姓的本性还是没变。

    王老爹和李老爹只会闷着头喝酒,也就姜成好一点,还能跟杨正山说上几句话。

    杨正山哈哈大笑起来,“你倒是比以前更会说话了!”

    就连新房都是王氏张罗的。

    可惜,许进负责的不只是安源州守备官厅,他还负责监管其他两州的军务,不然杨正山都想拉着他天天来守备官厅上差。

    最先抵达安源城是杨氏一族,杨正祥没有来,他年前刚来过,而且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经不起折腾了。

    只是他的身材稍显瘦弱,有点文弱书生意思。

    “可我觉得姑丈比以前更年轻了!”陆文渊笑道。

    训练进入正轨,杨正山每隔一天都会去城关堡看看,主要是为将士们添加灵泉水。

    “文渊,你也坐吧!”杨正山说道。

    除了杨氏一族的人外,同行还有王家、李家、姜家和陆家这些与杨家有姻亲关系的。

    杨正山要明媒正娶郁青衣,自然不会藏着掖着,该送的请帖都送出去了,该通知的人也都通知了。

    “爹和娘的身体还好吧!”杨正山问道。

    “都很好,他们就是经常念叨你!”陆昭琦说道。

    念叨是真的,特别是最近,那是真没少念叨啊。

    杨正山微微颔首,“只要他们身体好就行,有机会我会回去看他们!”

    这个世界就是这一点不好,想要出趟门太过麻烦。

    在前世,三百多里的距离开车几个小时就到了,当天跑个来回还很轻松,而在这里三百里跑个来回最少也要花费两天的时间。

    这还是快马加鞭的情况下,若是跟着车队一起走,来回最少也要五六天的时间。

    杨正山肯定是抽不出这么多时间来,所以只能说有机会。

    “对了,文渊什么时候成亲?”杨正山突然想起陆文渊还没有成亲。

    陆文渊都二十岁了,这在乡下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

    “爹的意思是等他参加秋闱之后再成亲!”陆昭琦道。

    “那岂不是还要等三年!”杨正山有些诧异。

    “嗯!三年也不算长!”陆昭琦道。

    杨正山想了想,也就明白陆松鹤的想法了。

    现在陆文渊只是个举人,就算是找个门当户对的,岳家的门第也不会太高。

    别的不说,就卢家的嫡女就不会嫁给陆文渊。

    原因很简单,陆家的底蕴太浅薄,与卢家门不当户不对,陆文渊根本没资格高攀。

    可若是三年后,陆文渊能金榜题名,那就不一样了,到时候他娶谁都不能说是高攀。

    陆家的底蕴太浅,若是陆文渊能进入官场,必然需要依靠岳家的助力。

    因此陆松鹤才会将陆文渊的婚事拖到三年后。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很多出身寒门的读书人都不会太早成亲。

    三人聊着家常,陆昭琦心中的尴尬倒是消除了不少,而陆文渊对杨正山态度依然还跟以前一样尊重。

    而另一边,杨明诚将李家几人安排在客房中,就带着王老爹去了他们大房的院子。

    “外公!”

    两人刚刚走进院子,杨清婉就跑出来了。

    这丫头鬼精鬼精的,明明都不记得王老爹这个外公的样子,还是喊得很亲切。

    “哎呀,清婉都这么大了!”王老爹看着漂亮的小丫头,笑的见牙不见眼。

    说实话,来到杨家他是真的很紧张,都快连走路都不会了。

    进了大房的院子,他才稍微好一点。

    “外公,我娘已经等你很久了!”清婉上前拉着王老爹的手,就往屋里拽。

    这是王氏和王张氏也从屋内走出来,王老爹在前院吃饭的时候,王张氏就被王氏接到后院来了。

    母女两人已经说了很久的贴心话了。

    “爹!”

    看着亲爹,王氏眼眶都红了。

    “好,好,好!”王老爹就是个乡下老农,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会一味的说好。

    其实他对王氏感到有些陌生,虽然王氏是他的闺女,但是如今的王氏已经不同以前了。

    王氏更胖了,更有富态了,当家这几年,身上也养成了一些气势。

    她这点气势在杨正山面前可以忽略不计,可在王老爹面前就显得非常有距离感了。

    “爹,快进屋!”王氏将王老爹迎进屋。

    屋里的茶桌上已经摆上了茶水和点心,不过王老爹来了后,春花又重新沏了一壶茶。

    “丫丫,还是你有福气!”王老爹忍不住感叹起来。

    当初他把女儿嫁给杨家心里还有些不愿意的,因为那时候杨家不但穷,还有一个病秧子。

    王氏与杨明诚成亲的时候,原身伤势就已经很严重了,基本上不能下地干活了。

    当时还是王张氏拿的主意,让王氏加入了杨家。

    不过那时候王张氏的想法也很简单,他就是觉得杨陆氏是个明事理的人,有这样一个婆婆,未来的日子过的应该不会很差。

    可是王张氏没想到王氏嫁入杨家的第三年,杨陆氏就先病逝了,那时候她还后悔了很久。

    之后就不用多说,杨正山来到了这个世界,接替了原身,杨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如今杨家已是官宦之家,王氏也成了杨家的大少奶奶。

    “呵呵,爹娘有我这个女儿,也是有福气的人!”王氏笑呵呵的说道。

    “对对,我们是沾了你的福!”王老爹也跟着笑起来。

    这两年王氏没少接济王家,每次杨家送节礼,王氏都会单独给他们送一份回去。

    那点东西对杨家来说不算什么,可对王家来说那就是一笔不小的钱财。

    “爹,大嫂和三嫂没有再闹了吧!”王氏小心翼翼的问道。

    娘家分家还是她折腾的,当时一冲动就让爹娘分了家,为此她还忐忑了良久。

    虽然之前爹娘给她带信都说家里一切都好,但她还是怕她那两个嫂子一直闹腾。

    “闹什么闹,她们现在哪里还敢闹!”王张氏说道。

    王老爹也是点点头,说道:“不闹了,前年我不是买了三十亩田吗?其中十五亩给了你二哥,剩下的十五亩,我就跟她们说谁孝顺就给谁!”

    王家分家后,他们就跟王二郎生活在一起,王二郎虽然性格要强了一些,但对他们还是很孝顺的。

    关键是二儿媳妇是个明事理的人,不会跟他们闹腾。

    “这个主意好!”

    王氏咯咯的笑起来。

    她也不求爹娘能大富大贵,只希望爹娘能过的舒心一些。

    两个嫂子不闹腾,爹娘的日子才能过的舒心。

    (本章完)

    

    http://www.cxbz958.org/jiazujueqicongdangyeyekaishi/428009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