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一百九十四章两年

第一百九十四章两年

    林守德还是有点魄力的,虽然他不太懂得变通,但是有杨正山的提议,再加上知州衙门现在有钱有粮,林守德觉得杨正山的提议有很高的可行性。

    不过最主要的是他心里憋着一口气,杨正山说的没错,他是被赶到安源城的。

    他在江南做了十二年的知县,结果最后他在江南待不下去了,更准确的说是江南的很多官员容不下他了。

    那些官员联手给了他一个升迁的机会,让他从知县升为知州,从江南来到重山镇。

    对于绝大多数官员来说,升迁都是需要出银子,走关系,搭人情,然而林守德不一样,他的升迁是别人出银子,托关系,搭人情。

    这事听起来似乎有些好笑,但事实就是如此。

    扫除绊脚石的办法不只是打打杀杀,还可以搬走,甚至搬走比打打杀杀更方便,更容易。

    特别是江南那种地方,打打杀杀的太煞风景了,让人升迁无疑是最省心最没有后患的办法。

    被人赶出江南,林守德很无奈,但是他想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有能力,能够造福一方百姓,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

    他想让那些往日的同僚看看,他是栋梁之材。

    因此,来到安源城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做出一番成绩。

    很快,在他的主持下,知州衙门就将那些罪官的资产给发卖了。

    都不需要杨正山出面,罗真就拿下了安源城内六间位置很好的店铺,同时郁青衣也让吴海去买下了一座有三百亩良田的庄子。

    罗真拿下的六间店铺,其中四间会用来做绣品生意,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低档次的绣坊会有两间,面向的是普通百姓,东城一间,西城一间。

    高档次的绣坊则在南城,知州衙门、守备衙门、兵备道衙门都在城南,所以城南是官宦之家的居住地。

    而中档次的绣坊在北城,那边居住的大多是商户,还有一些城外的官员都在北城有宅子,比如那些屯堡的官员,他们买宅子的话一般都会选择北城。

    四间绣坊足以覆盖全城,虽然形不成垄断,但只要这四间绣坊开起来,以后安源城的绣品生意将由罗家说的算。

    至于剩余的两间店铺,则是用来做毛皮生意和药材生意的。

    重山镇的毛皮生意有着很大的利润,甚至比绣品生意还要赚钱,不过罗家毛皮生意上还是个新手,所以安源城的这家毛皮店铺只是一个尝试。

    至于药材生意,其实是以收购药材为主,安源城南方的山地中有着不少野生的草药,特别是源河县,那边有很多采药人,罗家想尝试一下收购药材,运到蕲州城那边售卖。

    对此,杨正山并没有任何意见,反正他要求的事情,罗真都已经做了。

    铁匠铺和木匠铺用的不是罗家买下的店铺,而是罗真租下来的店铺,这两家店铺主要是为了培养木匠和铁匠,买卖好坏其实并不重要,因此随便租两间偏僻点的店铺也就够了。

    守备官厅内。

    杨正山听到罗真的汇报,满意的点点头,笑道:“你小子倒是越来越稳重了!”

    罗真有些不好意的说道:“这都是大人的教诲!”

    杨正山摆摆手,“不用奉承我,我说的那些只是道理,而能不能领悟,能不能真正的接受,还在于你自己!”

    罗真本是一個莽撞的小伙子,当初就是因为他的冲动和莽撞差点让罗家被张家逼得家破人亡。

    但这两年罗真成长了很多,不但性子变得稳重了很多,而且在做生意上,他在很多方面都不比罗裳差。

    罗裳这也算是后继有人。

    “若是没有大人,小的如今怕已经成了一堆枯骨!”罗真满眼感激和崇敬的看着杨正山。

    杨正山见他这副样子,哈哈大笑起来。

    被人感激和尊重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特别是年轻人的尊崇,让杨正山心里满是成就感。

    “你爹那边怎么样了?”

    “应该再过一段时间就差不多了,家父在靖安府拿下了两间店铺,虽然位置稍微差点,但已经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罗真说道。

    这段时间罗裳一直都在靖安府城。

    毕竟相比于安源城,靖安府城更加富裕,更加繁荣。

    “那就好。”杨正山想了想,说道:“让你爹帮我在靖安府买个庄子吧。”

    “多大的庄子?”罗真问道。

    杨正山斟酌了一下,说道:“四五百亩就够了!”

    靖安府的田地要比安源州好很多,在那边买庄子的性价比更高,就是打理起来不是很方便。

    “买下来之后跟我说一声,我让吴海安排个管事过去!”

    “好的,小的会通知家父的!”罗真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杨正山也没有提银子的事情。

    这种事他与罗裳已经形成了默契,罗家每年进项多少,送给杨正山多少,这都有了定数。

    至于这算不算官商勾结,杨正山根本不在意。

    他又没有让罗家巧取豪夺,也没有帮罗家迫害无辜,更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就算是官商勾结又如何?

    再说,在大荣这样的事情根本不足为怪。

    很多官宦之家都有关系亲密的商户,甚至有些官宦之家还会特意扶持一些商户,目的就是敛财。

    比起他们来,杨正山最起码没有用什么卑劣的手段。

    罗真离开后,杨正山坐在书房中陷入了沉思。

    目前来说,一切都走上了正轨,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公务上,城关堡的训练一直都在持续着,城外的屯堡也在整修的,一切都在按照杨正山的计划进行着。

    私事上,罗家的发展也是稳定且持续,而杨家正在慢慢的脱变。

    从底蕴到财富,杨家都在慢慢积累着。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不过这其中也有几个隐患,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通敌案,明面上通敌案已经结束,但实际上这幕后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势力,这个势力很可能是庆王府。

    不管是不是庆王府,杨正山或多或少的都牵连在其中。

    他拿了那些金银和物资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无论如何,这幕后的势力都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寻找这些东西,只要他小心点,就不会让人发现异常。

    他与此事的牵扯实际上是在秘武卫身上,若是以后秘武卫还有用到他的地方,那他必然要帮忙,这事他推脱不了。

    好在现在秘武卫那边还没有动静,杨正山可以安心的过一段轻松的日子。

    捋了捋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杨正山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除了秘武卫的事情外,他现在并没有值得太过操心的事情。

    随后的日子,杨正山过得悠然自得。

    每天按时上下衙,处理一下为数不多的公务,隔个一两天他就去一趟城关堡看看将士们的情况,隔个五六天他会出城一趟,去下面的屯堡看看,顺便也去养马场看看。

    虽然有时候会显得奔波一些,但对杨正山来说经常出去遛遛弯也是一件放松的事情。

    而就在杨正山清闲的四处遛弯的时候,新任知州林守德却是忙碌的很。

    把罪官的资产卖掉之后,林守德就开启了修建狂魔的状态。

    修路,修城墙,修沟渠,修官衙,哪里不顺眼,他就修哪里。

    虽然这样做有些浪费钱财的嫌疑,但是大把的银子撒出去,还是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百姓去上工,一天最少能赚二十文钱,多的时候甚至能赚到三十文。

    一天二三十文看起来似乎不多,但是对于那些有四五个壮年劳力的人家,两三人出工,一天就是五十文左右,一个月最少也能赚一两银子。

    普通百姓想赚点钱太难了,有这样一个做工的机会,对普通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福气。

    百姓们赚到了钱,就会购买各种生活物资,以前舍不得吃肉的,偶尔也会大方一次,以前那些破旧的衣服也就可以换一身新衣服。

    银钱流通起来,带动着整个安源城的商业环境变得繁荣起来。

    行走在热闹的街道,杨正山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嘴角始终带着淡淡的浅笑。

    “爷爷,你看,锦绣坊!”

    一个身穿青色罗裙的小萝莉站在他身旁,指着旁边的锦绣坊,眉眼弯弯的喊道。

    这个小萝莉就是杨清婉。

    今年是承平二十八年,两年过去了,杨清婉已经六岁了。

    小丫头长大了,却是更加活泼好动了,每次见到杨正山,都会缠着杨正山带着她出来逛街。

    两年的时间几乎没有在杨正山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他抬头看了看锦绣坊的招牌笑道:“想进去逛逛吗?”

    “嗯!”小丫头用力的点点头。

    “好,爷爷带你进去看看!”

    说着,杨正山领着杨婉清进了锦绣坊的大门。

    南城的锦绣坊绝对是安源城内最华丽的店铺,铺面的招牌都是鎏金的,铺内的地砖都是烧制的瓷砖,将整个店铺映照的格外的明亮。

    整个店铺分为两层,一层是布料和绣品的柜台,二层则是贵客区。

    杨正山刚刚踏入锦绣坊,就有一个身穿绯色罗裙的少女迎了上来。

    少女看到杨正山先是一愣,随即连忙恭恭敬敬的福身一礼,“奴家拜见守备大人!”

    杨正山看了她一眼,“那个屯堡的?”

    “奴家是东延墩的!”少女说道。

    杨正山点点头,锦绣坊的伙计都是女子,因为锦绣坊接待的客人主要是女人。

    而这些女伙计大部分都是来自守备官厅下辖的屯堡。

    (本章完)

    

    http://www.cxbz958.org/jiazujueqicongdangyeyekaishi/428009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