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书籍1411513 > 第1章 诗和远方

第1章 诗和远方

    2015年的时候,互联网浪潮刚刚开始兴起,智能手机才开始以高价格进入市场,获取信息大多来自于网页端,找工作,婚恋,聊天等等。大学生忙碌着自己的毕业论文,参加校招,希望着在毕业后能顺利的找到工作,也就不用再担心去向问题。

    亦宁倒是不用担心这一切,她也即将在双一流院校完成本科所有学业。她不用担心的点在于首先她是这个城市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父母都是生意人,家庭条件也算不错,毕业后家里人还会支持一辆汽车代步,也不需要离开学校后着急找工作来养活自己。

    同时,在她大三的时候就开始时常和校外的公司一起参与论坛和讲座,结识了一些IT行业的人脉。这些公司看中亦宁本科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很认可亦宁对于市场方面的一些自我想法,当然也包括亦宁自身形象本身也不错,毕竟大城市的女孩,家里的教育和见过的世面也不少。大部分IT公司早早就抛出了工作岗位的橄榄枝。亦宁面对的工作机会,多来自处于在创业板上市的中等规模公司。虽然最开始没有想过会进入IT这个行业,印象中总觉得是男生更适合的,但在这些论坛接触中,逐渐对这个分布庞大的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市场方面的工作,也远不是想象中买卖设备那么单一。接下来她只需要对比这些公司的产品方向和薪资待遇以及之后的发展,是否能在她刚毕业这个阶段内,给予她更多成长和经验。

    论坛结识的一些IT行业前辈,早已将亦宁内推给公司市场部门,在经过了和一些公司的谈判下来,最终亦宁选择了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公司。公司主要结构是70%研发部门,30%的市场部门,亦宁负责她所在城市成都的整个市场的客户群体跟进与落单工作,同时另一个在重庆更资深一点的同事会带着她一起接触与熟悉。IT行业的薪资待遇普遍都比较好,又是负责市场的工作。对比其他同学的境遇,一部分同学选择继续考研或者出国,一部分还流连于各种面试和等待offer,亦宁显得实在不要太幸运,自己可以是连一个简历都没有去投过,就轻松拿到了选择的权利。但对于市场销售这份主要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刚上大学的她确实也是完全没有想过,毕竟那个时候她连和陌生人说话都会脸红。大学期间,自己保持了网球球和跑步的运动习惯,校内校外的活动中亦宁的谈吐和表现总是引人注目,能够迎合不同人的需求,在老师和同学眼中都认为亦宁拥有很优秀的社交能力。

    亦宁有个男朋友,是重庆人,最近一直在准备证券资格证的考试,想毕业后回重庆找个证券公司工作。这天两人晚上吃饭的时候亦宁决定把之后的工作事情和他一起沟通一下。

    “我决定好去北京那家公司了,他们给我基本工资每月5K,提成是项目金额的10%,另外社保和公积金也一并缴纳,每月还有交通及商务费用,所以我觉得简直太适合了,你觉得呢?杨文。”亦宁开心的描述着这一切。

    “那挺好啊,但是我毕业后想回重庆工作,我奶奶90岁了,想照顾她。”杨文从小父母离异,父亲是职位很高的公职人员,很早就已经重组了家庭也给了杨文一个相差5岁的弟弟。所以杨文从小都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对奶奶的感情一直很深,认为他有最大的责任给老年人晚年的陪伴和所有。

    “你毕业就要走吗?以后还回成都吗?”亦宁问到。

    “不回了,就留在重庆工作吧。成都并不好,哪有重庆好。”杨文是一个很典型的重庆性格,大男子主义,性格更以自我为中心。

    “那我们呢?奶奶现在身体很好啊,你可以多打拼一下事业再考虑那些,你觉得呢?”亦宁说实话就很不理解,她认为男生应该更有对事业的规划,照顾老人完全有很多方法的,家庭保姆或者在重庆的姐姐和父亲,都是可以的。

    “你跟我一起去重庆啊,反正你做的是市场工作,在哪个城市不都一样的。”杨文说。

    “但是,公司说了让我主要负责成都,重庆已经有人负责了,而且我家人也不会同意的,你到现在也没有和我家人见过面,你觉得他们会同意我和你去吗?”亦宁从小对重庆这个地方的印象并不好,想起第一次去的时候,看见城市里都是山和坡,属实震惊。

    大男子主义的杨文,思考问题其实更多从自身角度出发,很坚持己见。亦宁的父母对此一直都不满意,认为两个人在交往着,男方应该主动提出去拜访女方的父母,又都是在一个城市,亦宁父母偶尔只看见过杨文来家楼下接亦宁出去,并没有正面打过招呼。想到这些,亦宁也知道父母肯定是不可能同意她和杨文一起去重庆生活和工作。

    “等以后我们谈婚论嫁的时候再见你家人不就对了。”杨文也一直自顾自的想着这些问题。

    “那,再说吧,或者你先回去重庆,我这边工作段时间以后看能不能和公司说说看两边走,或者调去重庆吧。”

    亦宁不想发生争执,所以说出了一个缓兵之计,之后的事情,她也没想好。大学刚毕业的她,对人际关系充满了渴望,想到之后的工作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接触,她觉得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并也充满了野心想要去打拼一番。她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杨文要放弃打拼事业而回重庆去照顾老人,她当然能够明白这份孝心,可是杨文奶奶已经90岁了,老年人自然要长命百岁。如果杨文至少陪奶奶到100岁,那已经会是十年以后的事情。十年以后30岁的人生,又如何去打拼事业看这个世界呢?我们十年寒窗辛苦的考上了双一流大学,为的应该是之后更丰富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浪费了人生黄金的十年,30岁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人脉,个性沉淀和工作经验的累积,那不就是逐渐走向了平庸的人生。

    亦宁把这些困惑都埋进了心里,很多事情她都不会愿意表达,善于察言观色的她,更喜欢把一些事藏在心里,然后选择合适的机会去沟通和解决。更何况她了解杨文的性子,把心里话说出来只会造成两个人之间的不愉快。所以即便是带着困惑和不解,但内心也很清楚明白,各自都会走向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如选择接受与支持,就像杨文支持她所有决定一样。

    回想起两人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亦宁和杨文是一个系的。杨文身高178cm,皮肤很白,五官整体很俊俏,学校里喜欢他的女生也挺多,亦宁则是咋咋咧咧的性格。有一段时间杨文突然开始骑单车上课,亦宁就老是缠着杨文要坐他的单车后座。一来二去,杨文被亦宁活泼的性格吸引,两人在一起接触的机会就变多了。一起去上课,下课也会一起吃饭。有次是因为流感,亦宁和杨文都感冒了,又是放假,亦宁就直接回家休息了。正巧父母出差不在家,两人就在QQ上互相分享病情。杨文得知亦宁一个人在家,即便也是同样病着,也骑着单车跑到亦宁楼下给她送感冒药。这一举动也确实感动到了亦宁,感冒好了以后两个人就在一起了,一起上课下课,骑着杨文的自行车到处溜达。这是一段很珍贵也很快乐的时光,两人的家庭背景其实也是很合适的,但毕业后,两人的重心似乎也必须从这段感情当中挪开,忙碌的工作和亲人的期盼,着实给他们拉扯出来了一些距离。

    想到这里,亦宁浅浅笑了,可能是对和这段感情的充满信心的笑,也可能是对毕业后的工作憧憬的笑容。她不知道或许也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过多纠结了,未来摆在面前,现在就要往前一步迈进社会这个完全不同学校的圈子。

    http://www.cxbz958.org/shuji1411513/423018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