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无尘仙师 > 035、劫粮

035、劫粮

    山坳里,二十驾牛车一字排开。每辆车上都装着沉甸甸的“货物”。

    五儿知道,那些看似鼓鼓的袋子里,不过是小石头。

    他嘴里嚼着草根,对即将到来的冒险一点也不感到害怕。

    早在走街串巷,四处乞讨时,他便从说书先生那里听过关于战斗的故事。尽管荣耀,尽管意气风发,但战争毕竟是流血和死亡的游戏,无人可以幸免,无人绝对安全。

    他早有思想准备。

    至少他心里是这样认为。

    紧挨着的另一辆牛车上,郑冲盘腿而坐。

    他膝盖上横放着一把尺长短刀。

    短刀的木质刀鞘颜色暗沉,遍布裂纹,看着已很有些年份。

    此刻,郑冲正轻轻抚摸着那把短刀。

    五儿问郑冲怕不怕,郑冲摇摇头。

    但他的手却一直没停地在刀鞘上来回摩挲。

    下山时,郑冲还在跟五儿嘀咕,说他不是很确定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好好的道士不做,来做贼。唉,这叫什么事。”

    在这件事上,五儿跟他看法不同。

    当郑冲这么说的时候,五儿当即反驳。他说,即便做贼,也比待在三真观强。

    他说他现在感觉自己总算像个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汉子。

    他还说,若这次劫粮成功,鸡鸣山方圆数十里的百姓也会大大松口气。

    因为大师说了,近日来投奔山寨的人越来越多,而鸡鸣山附近不是高山,便是密林,老百姓家家无余粮,户户难温饱,实在养不了这么多张嘴。

    不能再给他们增添负担。

    山里百姓日子苦,五儿可是亲眼所见。

    雷成大师的话,如今在五儿心里很有分量。

    因为大师不仅会观星象,兼通法术,还会治病。鸡鸣山方圆数十里,不少穷苦人家都来找过大师治病。大师总能药到病除,而且分文不取。

    附近百姓对大师十分崇拜,但他们能够给予的支持却很有限。

    摸了一会儿刀鞘,郑冲反过来又问五儿:“你真的一点也不害怕?”

    “不怕。有啥好怕的。”五儿满不在乎地说,“要不是他们觉得我年龄小,只让我赶车,我保证冲在第一个。不,也不能是第一个。放心啦,至少绝不会拖后腿。”

    “难道你不怕死?”郑冲忽然压低嗓门,低声问。

    “怕什么。”五儿虽然小一岁,但胆气却显然比郑冲更足,“当年要不是被道长收容,我搞不好早饿死了。这条命,现在已是赚回来的,还有啥好怕的。”他说。

    “我,我也不怕。”

    郑冲使劲捏紧拳头,捏得关节嘎嘣响。然后,他将那把木鞘短刀插在腰带上,抬头往道路一侧的坡顶看去。

    坡尖上,此刻蹲着、趴着不下百人,全都掩藏在蒿草和树干后面。郑冲看不见。

    但他知道他们就在那里。

    那些人全是姓朱的铁匠从东陵带过来的,一半人姓莫,一半人姓朱。

    据说这些人以前都打过仗。

    郑冲还听说,那些人全都可以为了道长——现在叫徐芾大哥——拼命。

    那个体格魁梧的铁匠此刻也在上面林子里。

    他领着那些人准备大干一场。

    不知道为什么,郑冲心里其实有些羡慕他们。

    毕竟他已经十六岁,算是个大人了。

    当然,他承认自己不如朱继带来的那些人稳重。他们个个脸上表情毅然,手中无论长矛还是长刀皆耍得圆熟。除了用剑。

    郑冲看过他们训练,认为自己的剑术至少不在他们之下。

    不过,徐芾大哥早就说了,押运牛车也算参与这场战斗的方式之一。

    除了他和五儿,这些负责赶车的大都是上了年纪,老实巴交的农夫,并不会使枪弄刀。只有领头的水清先生会用剑。

    水清先生此刻身配长剑,排在车队首位。

    跟郑冲相比,年纪小一岁的五儿这次反而表现沉着,而且明显没那么多想法。

    但五儿还没得到自己的武器。

    因为山上最近来了许多人,铁匠运来那点兵器远远不够分。

    五儿嘴里还在嚼着那支草根。

    看着五儿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郑冲似乎感觉稍稍安心了些。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坡顶。

    翻过那道坡,下面就是棘江。

    官道就在山坡的另一面和江流之间,十分狭窄。

    在郑冲和五儿看来,徐芾大哥这次设伏的位置选得非常好。只等官兵的运粮车队进入圈套,前后一堵便能瓮中捉鳖。

    可鳖怎么还不来……

    就在这时,他俩忽然听见山后面有人高声喊话,好像在喝问前面是什么人,问道路中间是哪来的断木,怎么会把路给堵住。

    然后他俩便听见了徐芾大哥那熟悉的声音。

    大概双方相隔较远,所以嗓门都很高,就像隔着山头喊话。

    不过,他们后面又在说些什么,山这边的郑冲和五儿却没能听得清楚。

    出发前,他俩倒是听徐芾大哥讲过话。

    徐芾大哥慷慨激昂,对所有出征的兄弟讲到了荣誉和承诺。那时郑冲和五儿才知道,那些人全都是徐家部曲。他们从小就要学习如何打仗,如何服从。

    辞行时,徐芾大哥还向雷成大师保证他们将得胜而归。

    大师当时便挽着徐芾大哥的胳膊,将他一直送到寨口,并祝他首战告捷。

    郑冲这时已从车上站了起来。

    他双腿分开,双手兜住耳朵,仔细去听山那边的动静。

    但五儿没动。

    他懒得听。

    一切都跟故事里讲的一样,但好像又不太一样。他心想。

    就在这时,一串急促的铃声在坡尖上响起。

    是铁匠经常挂在腰间,比驼铃还大一倍的木柄铃铛。

    朱继站在坡顶,正用力摇那只铜铃。

    坡尖上那些伏着的人忽然全都站了起来,对着山下就是一通放箭。没有箭的就往下扔石头砸。

    然后所有人几乎同时发出呐喊,朝斜坡下冲去。

    这时五儿也坐不住了。他一下子跳起来,也学着像郑冲那样站得高高的,努力倾听从山那边官道上正在传来的动静。

    又过了会儿,前面有人挥手,叫牛车赶紧出发。

    郑冲和五儿这才坐下来。他俩抓起套绳,驾着牛车沿着小道往前行进。

    车队行进很慢。而且他们要绕过前面一段崖壁,然后才能由狭窄的小道去到坡下。

    牛车走走停停。

    随着渐渐往前,坡地一侧的树木变得更为茂密,已更难看见坡顶上的情况。

    郑冲和五儿一边赶着车,一边仍在仰头观望。

    不过,现在上面什么也看不见了。

    想必全体参战成员都已经冲下斜坡,去杀敌去了。

    他俩只能勉强听见隐约的嘶喊声和兵器交鸣的声音。隔着山坡,声音略显微弱。

    车队缓缓向前,如蜗牛爬行。

    快到崖壁时,前面一辆车旁忽然有人发出惊呼。

    那是个头发花白,一直老老实实牵着牛步行的农夫。五儿刚听清楚他是在喊“有人”,扭头便看见林子里一个身影猛地蹿了出来。

    是一名身着甲胄的军士。

    那人手里操着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刀,没戴头盔,或是被打掉了,头上发髻散乱,漏出几缕发丝挂在脸庞。

    发丝上滴着血,粘在脸上。鲜血又顺着流进领口。

    甚至连甲胄上也染了片片血迹。

    那人跳下坡坎时,五儿赶的老牛被其惊吓,发出“哞”一声叫。

    大概是想越过道路,跳到另一边的沟坎下面去,那人不假思索便爬上了五儿的车。

    从装束看,是个军人。

    在他挥刀砍来时,五儿慌忙一缩头,接着往后一滚,便从车上摔了下去。

    那名军士随后也跟着跳下了车。

    但他没有继续攻击五儿。

    刚才那一刀,也只是吓唬吓唬罢了。

    他是想尽快离开这里,想溜下沟坎,越过小溪逃走。

    就在他拔腿要跑时,地上的五儿却忽然伸出脚,将他绊倒。

    那军士一个跟头扑在地上。

    五儿趁机爬起来,想朝他扑去,把他压住。但那军士动作也很敏捷,刚着地便甫地翻身,同时抬手一刀便朝五儿削来。

    五儿反应机敏,眼看不对,赶紧扭身躲过刀锋,随即连忙后退。

    不过,由于退避太急,慌忙中一下撞在了板车上。

    那人从地上爬起,目露凶光。

    大概没想到会被一个赤手空拳的愣小子拦住,军士顿时动了杀心。他将长刀在手中挽了个漂亮的刀花,缓步朝五儿逼近。

    五儿躲无处躲,退无处退,只得抬起手,想捂住头。

    那人抬手举刀,刚要发力,忽然一个身影侧向朝他冲来,一下子把他撞倒在地。

    原来是郑冲。

    只是这一撞用力过猛,他自己也跟对方摔在了一起。

    那军士勃然大怒,还没起身,反手便用刀柄砸在了郑冲头上。

    郑冲额头被砸破一条口,顿时血流如注。

    那军士随即翻身爬起,操起刀就要刺向郑冲胸口。

    这时,五儿早已抱起一块石头,从后面狠狠往那人脑袋上砸去。

    不料对方刚好身子一躬,这一下便没砸准,只砸在了肩上。

    军士怪叫一声,看也不看,反手就是一刀。

    五儿慌忙后退。

    他这一退却没注意脚下,结果被一块石头绊住,打了个趔趄,一屁股跌坐在地。

    那军士看郑冲已溜到一边,当即一声大吼,举刀又朝五儿劈来。

    五儿在地上一滚,抓起刚才绊倒自己那块石头,对着那人就用力扔去。

    石头端端砸在对方肘上。

    军士吃疼,稍有迟疑,五儿早爬起来跳开两步。

    但那军士并不打算放过五儿,将刀抡了一圈,活动开手臂,又朝五儿扑来。

    五儿边躲边退,奈何被牛车挡住。他连忙转了个方向,刚要躲开,却被对方一个迈步抢先阻断了去路。五儿蹲身躲闪,对方一刀紧贴着他的脸,砍在了车板上。

    那军士接着抬腿一蹬,将五儿踢个正着。

    五儿撞在车轱辘上,再次被逼上绝路。

    他看着军士像一座小山伫立,瞪着血红双目,缓缓抬起长刀。

    但刀在半空,却久久也没落下。

    然后军士的嘴角便有一股血水喷出,溅在五儿脸上。

    接着,他便朝五儿直扑下来。

    五儿本就没地方退,一下子竟被这人当头扑倒。

    当他使劲把对方推开,军士那笨重的身体已毫无力气,耷拉着脑袋一个滑溜便偏倒在地,手中那把长刀也“咣当”掉在地上。

    五儿赶紧抓起那刀,再定睛一看,却见那人趴在地上已不再动弹。

    他背心插着一把短刀,直没刀柄。

    郑冲那张满是鲜血的脸上,此时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俯身下去,从趴着不动的军人背上抓住刀柄,用力将其拔出,然后在那人身上蹭了两下,擦去血迹。

    五儿这才松了口气。

    他一手撑着膝盖,一手以刀拄地,看着郑冲慢吞吞将短刀插回腰间。

    “怎么样?”

    这时,水清先生提着剑从前面跑了过来。

    看见两个小伙子都没事,他又过去踢了踢趴在地上那名军士,确认他已经毙命。

    此时郑冲头上已经没再流血,但脸上糊得还是很吓人。

    水清先生帮他检查了一下,然后抽剑割下一片袖袍,扯开成条状缠在郑冲头上。弄好后,他拍拍郑冲肩膀,“没事,小伤。”

    他又命围上来的农夫将军士的尸体抬上牛车,随后指挥队伍继续前进。

    转过崖壁,便可见坡下官道上依次停着二十辆板车。有马拉的,也有牛拉的。车上一袋袋全是粮食。而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尸体,约莫有二十具。

    二十余名被官兵征用的赶车民夫此时正陆续回到车旁。

    他们个个脸上带笑,乐见其成。

    为防止有人逃回去报信,徐芾此时已带人沿路往回搜索。这边朱继也正带着人挨个检查地上的官兵,确认没有活口。

    其他人则在打扫战场,收捡兵器。

    “喂,别去脱那些甲胄,那是要陪着他们沉入水底的。哈哈哈。”有人在喊。

    又有人抬头看见山里的牛车下来了,便朝他们喊:“快快,快来帮忙搬。”

    牛车依次停在路边,水清先生带人开始卸货,装粮。

    那些运送军粮的民夫也赶紧过来帮忙。

    他们帮着把粮食搬到水清先生带来的牛车上,再搬走装着石头的袋子,换到自己车上。

    搬完粮食,又接着帮忙把尸体也搬上板车。

    “咦,怎么这里还有一个?跑掉的?”看见五儿那辆牛车上也有具尸体,有人好奇地问。

    于是水清先生解释说,那是条漏网之鱼,被五儿给杀掉了。

    五儿赶紧澄清,说这人其实是郑冲杀的。

    “哈哈,你俩都很不错。”水清先生大笑着说。

    装满粮食,水清先生便带着郑冲和五儿,带着他的车队凯旋而归,返回鸡鸣山去了。

    而那些石头和尸体则被继续运往码头。

    专为停靠大船而搭建的临时码头离得不远。此时,正有一艘被征用的民船停在那里。

    船夫们正翘首以盼。

    他们会将这些尸体和装了石头的麻袋搬上船,然后拔锚起航。

    到了夜间,运粮船便会不幸触礁,和随船押运粮食的二十名军士一起沉入江底。

    http://www.cxbz958.org/wuchenxianshi/422972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