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修仙,至苟则无敌 >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第二〇五章 突破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第二〇五章 突破

    古洞最内里有无数小山洞,简直是一个蜂窝,有诡秘的白光射来,落在人身上时便即消失。

    片刻间,二十多人纷纷消失在一个个“蜂窝”中,不知去向。

    郑晓凤扮个鬼脸儿,亦跑进一个“蜂窝”。

    风铭忖度她认识琅嬛主人,自然有护身保命之法,而琅嬛主人与魔教中人非常熟悉,她自身无正邪妖魔之鉴,对咄咄逼人的四正名门反而更不友好。那么,风铭不得不提防郑晓凤。

    他御剑缓缓而行,希望能有什么大机缘降临。一路上遇到两红两蓝四颗圆石,约拳头大小,看不出什么异状,拿在手里聊以自慰。快要走出山洞时,便将其收起,御剑轻轻落地,站在一条小溪边。

    方证早站在小溪边,望着清澈的潺潺溪水出神,发现风铭出来,微笑道:“天罪师祖,天生爱故弄玄虚,在这里又给大家一个意外的希望。”

    风铭心想,纵使真有大机缘,那么多蜂窝,谁能一个个地搜索?

    “机缘,总是随遇而安之物,求不得。”

    “求不得,求不得。”方证喃喃两句,续道,“师父曾说,天罪师祖叛出镇龙殿时,带走了一样天妖皇的圣物。只是,连本门的前辈们,亦不知那件圣物究竟是什么。只说那件圣物管理不当,会让妖界的妖族找到来到这方世界的路。”

    妖族的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但刻在人族骨子里的恐怖记忆,并未减退。

    风铭轻叹一声,道:“方证师兄,千百年来,不知多少奇人异事深埋。我等后来之人,凡事,竭尽全力,那也就够了。”

    方证回首看向小溪,寻思着风铭年纪极轻,眼界见识超凡,实是新生代中难得一见的奇才。当今之世,四正中当以前辈耆宿最多的巡天宗实力最雄厚,次之便是拥有四大神僧的镇龙殿,元始门的确是末之了。倘若将来的元始门交在风铭的手上,元始门再度称雄修真界,实未可知。

    世间传闻,元始门没有逸群之才,后继乏力。

    风铭的出现便显得异常惊艳,耀眼修真界。

    郑晓凤跑出山洞,双手捧着一柄像银环蛇的骨剑,白环与黑环依次而死,剑尖如蛇头般栩栩如生。

    “风铭哥哥,这柄晓凤剑,怎么样?”

    风铭知她是用她自己的名字命名,道:“你身怀大机缘,我们一行人,唯有镇龙殿的方证师兄可比,其他人是远远比不上。”

    郑晓凤察觉风铭对自己态度的转变,已然料定与琅嬛主人有直接关系,道:“你捡到了什么,拿出来看看呗?”

    风铭淡笑着摇了摇头,不想拿出四颗平平无奇的“石头”。

    “你是很聪明,但还是涵养功夫不足,沉不住气。”

    “哦?”

    “我说过我认识琅嬛姐姐后,你就完全不信任我啦,处处提防着我。甚至,关键时刻,会一剑杀死我呢。”

    “没有的事。”

    风铭勉强一笑,心道:好聪明的小姑娘,幸亏我不是感情用事之人,说给她我任何的秘密。

    方证道:“据小僧所知,琅嬛居士与魔教中人有来往是事实。然,她与神仙会的周老神仙关系密切,从未做一件危害修真界的事。”

    风铭坦然道:“魔教妖人,诡计多端,教中妖魔不乏能够做到忍辱负重、不动声色的绝顶人物,而向各门各派渗透奸人更是魔教历来的拿手好戏。方证师兄,我们身为捍卫正道的四正弟子,事无小事,多想一些可能,亦非坏事。”

    风铭只差说出元始门上代一位核心长老叛逃的事。

    正因此事,方证不敢用叛逃、叛徒等字眼提及镇龙殿的天罪神僧。

    方证更是称奇风铭,年纪轻轻,所想所行如此周到。若非萧真人苦心栽培,便是天生异人,实乃天授一生本事。

    忽然,一团黑物被抛出山洞,重重摔在地上。

    风铭与方证同时闪身而至,见是镇龙殿的一人。

    “方能师弟?”

    方证惊呼,立即俯身查看。

    方能已经死了,整个人被强大的力量揉搓成一团,像是麻团。

    风铭失声道:“方证师兄,这是怎么回事?这山洞?”

    “这个古洞,有实境与虚境之分。

    我想,古洞里发生了未知的异变,已处于实境。

    一旦遇上诸般凶兽或妖物,便能形成真正的杀伤力。

    而这正是金龟坪里最凶险的险境之一。”

    方证轻诵一声佛号,道:“尚在古洞里的诸位施主,只能自求多福。”

    风铭觉得不妥,元始门一行十二人,十一人还在古洞里,真的全军覆没,对元始门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他正要重新进古洞时,元始门的十一人一起御剑飞了出来,但转瞬间重重砸在地上,砸出丈余深的大坑。

    风铭立即施法,将十一人捞出大坑,十一人全瘫软在地上,每个人的身上乱蹿着一道古怪的灵力。

    那道古怪的灵力显然是致瘫的根本原因。

    风铭道:“方证师兄,这道灵力是怎么回事?”

    方证苦思片刻,道:“我也看不明白。家师曾说过,天地间适于人族修士的只有五行元力,即道家所说的天地阴阳元气。除五行元力与阴阳之力而外,还有一种被人族修士称之为‘暗灵力’的元力。世间并无‘暗灵力’的化解之法,但各门各派中,唯有元始门的修炼真法‘太清诀’,最有可能做到化解‘暗灵力’。”

    风铭道:“‘太清诀’,唯有修炼到上清境三品的弟子,才得以参悟,一来协同‘上清诀’修炼,二来提前开辟进入太清境的路。我等一行人中,道行最高的苏师姐,怕也不会呀。”

    方证叹息一声,无全力相助的意思。

    万天剑“啊哟哟”一声怪啸,尖声道:“风师弟,快杀了我,我的心要破碎了。”

    风铭赶紧蹲下扶住万天剑,道:“万师兄,你那儿不舒服,有什么异状?快说予我听。”

    万天剑狂喷数口鲜血,用最后一丝力气指了指膻中穴,便两眼翻白,眼睛快要突出了。

    风铭来不及多想,暗自运转“缚神术”的法门,右手中指与食指并拢,二指尖生出一道熠熠生辉的玄青气,注进万天剑的膻中穴,顿有一股排山倒海之力倾轧而来,倒灌风铭的经脉。风铭顿觉全身的穴位要被冲爆,立刻想到“血食谱”上的法门,直接依法运转,徐徐导引化入已从内里酥软的丹田紫府中,全身顿觉无比的舒坦,而且道行大进。

    万天剑的气色立时好转,气息渐趋均匀,身体仍然是软软的。

    风铭将他放下,给侯天莱依法救治。不大一会儿,十一人身上的古怪灵力尽皆化去。第一个化解的万天剑,已自行盘膝打坐,吐纳调息。

    而在此时,凌霄宗的三人与镇龙殿的一人,四人慢悠悠地走出古洞,四人全没事的样子。

    夏昺笑道:“迷路了,让诸位久等。”

    方直看了看那团黑色的东西,使劲揉了揉眼睛,失声惊呼道:“方证师兄,他是方能……”

    方证诵声佛,怆然道:“方能师兄遭此厄运,为兄甚是悲痛。”

    夏昺等人怔怔地看着元始门的一行人,错愕道:“这……”

    风铭没有理会,渐觉丹田紫府奇热无比,一股热气不断生成,在丹田里凝聚。

    他默默运转玉清诀,融入“三清归元气”的法门,将丹田里的热气徐徐注入“水元”之力,在经脉中游走。

    方证似是察觉风铭的异状,然难以窥测清晰,没有多言。

    以方证的修真境界,本是能看清楚玉清境第四品及以下的修真情形,但他看不清风铭的情形。

    元始门的十一人,不到一刻,便个个站起身,一起看向风铭。

    风铭道:“方证师兄,我们寻一个地方,大家休息一晚上,再赶路也不迟。”

    方证道:“如此甚好。这里往东南走,翻过三个山头,便是‘杏子林’。那里山清水秀,灵力充沛,我们在那儿休息。”

    风铭道:“多谢方证师兄。”

    方证念一声佛,用一团烈火焚烧了方能的尸体。

    一行人御空而起,赶往杏子林。

    万天剑道:“风师弟,这次,多谢救命之恩。”

    风铭道:“万师兄,别这么说。我如此做,主要是给我师父一个交代,实是出于私心。”

    一行人很快来到杏子林外。

    杏子林,占地足有三百亩,浓密的树荫将一切遮掩得严严实实,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为这片幽静的杏子林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气息。两条宽阔的大河如两条银龙般蜿蜒而过,悠然地划分出了这三百亩的领地,宛如巨龙守护着这片神秘的领域。

    方证道:“我们寻一安静地,休息一夜,明天天明再赶路。”

    风铭等人随着方证道的指引,默默点头,一路寻觅着适宜休憩之所。

    终于,在这片杏子林的深处,他们找到了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

    十棵杏树环绕成一圈,茂盛的树叶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座绿色的帷幕,将这片空地隔绝开来,使得这里宁静而祥和。

    众人依次落座,每个人都选择了一个方位,仿佛在这片幽静的林间划定了各自的领地。

    方证与方直坐在一处,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默契与坚定。

    夏昺与两位同门紧紧相依,彼此间的情谊如同这片林间的绿叶一般浓密。

    元始门的众人与郑晓凤则在另一处落座,彼此之间放下宗门各脉之见的结缔,多了一份默契。

    风铭盘膝而坐,闭目修行,他的心神沉浸在“三清归元气”的修炼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股强大的气息逐渐在他身上散发开来,宛如一道明灯般照亮了整个杏子林。他能感受到自己境界的突破,那种喜悦与惊讶交织在一起,让他难以自信。

    风铭心中惊呼:“玉清境第三品!”

    这份境界,在二代弟子中已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了。

    哪怕是早早到达玉清境第二品的张天鼎与曾天鼐,现在更非风铭的对手。

    夜幕降临,星空璀璨,繁星点点,如同天上的明珠,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南荒的热浪夹杂着阵阵热风,轻轻拂过杏子林,携着两河的水气,带来一丝丝凉意。

    在这片幽静的杏子林里,众人静静地坐着,心神沉浸在修行之中。

    他们仿佛成了这片杏子林的一部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大地的呼吸,领悟着宇宙的奥秘。

    夜色渐深,一轮明月升起,挂在天空中,洒下银光。

    月光洒在杏子林之上,照亮了一切,仿佛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为她的子民带来温暖与光明。

    夜幕将逝,黎明即将来临。

    一道奇异的流星从天际而来,竟是朝着这片杏子林而来。

    http://www.cxbz958.org/xiuxianzhigouzewudi/422941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