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修仙,至苟则无敌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二七〇章 定风波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二七〇章 定风波

    夜色如墨,星光如细雨洒落,映衬着通天大殿的宏伟和神秘。

    夜明珠在殿顶高悬,散发着宁静而神秘的光芒。

    每当通天大殿上的夜明珠亮起时,那似星光璀璨的明珠,如同悬挂在九天之上的明月,洒下清辉,照亮大殿。仿佛通天大殿本身就是一个的巨大法阵,可汇聚炼化天地间的灵力灵气。

    风铭站在夜明珠下,心神渐定,感觉到一股奇特的力量在体内流动,道行似乎不需借助修真法诀,便可自行飞速提升。

    这种现象实在是匪夷所思,完全违背了人族修真者通常需要依靠吸收天地间灵力灵气才能提升修为的基本规律。

    这样的情况,只有妖族、蛮族、魔族等拥有特殊“血脉”的种族才会拥有。

    风铭心中纳闷,难以理解这种异象的出现。

    人族古贤创立的修真文明,人族修士通常需要苦修多年,方能渐渐领悟天地之道,修炼法诀,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境界。而风铭却似乎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他并非借助修真法诀,而是在沉静中感悟到了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一种完全由肉身自发的修炼方式。

    如果这种奇特的修行方式被人知晓,必然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能引发新的萧墙之祸。

    风铭开始意识到,这种力量的增长并非无代价。

    他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变化,有时沉重如灌铅,有时轻如鸿毛,如同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悄然改变着他的生命体征。

    风铭百分百人族血脉,与元始门历代弟子无二,那么,为什么通天大殿被关闭了七千二百年之久?

    通天大殿,在第二代掌门人天尘真君晚年被关闭后,再也没有人入主通天大殿。

    最近一位坐堂通天大殿的元始门弟子,还是七千四百年前仙逝的天殇真君。

    风铭开启通天大殿时,没有任何一位长老出来阻拦,仿佛通天大殿早已是废弃的偏殿,不值一提。

    似乎,“阴阳咒”乃是天妖皇族的修炼法门,已被风铭在这通天大殿上亲自证实。

    可他不明白的是,他一个人族少年,怎么能修成“阴阳咒”?

    炼丹、制符之余,风铭挖掘了另一个兴趣——“练字”。

    风铭识些字,但不多,如今有权限阅览宗门藏书,每日必要挤出时间读书,凭过目不忘的本事,腹中墨水日渐增多。《七圣帖》共十三篇,作者无名氏,书法笔迹优美绝伦,记述人族七圣之轶事。风铭既为野史故事所吸引,亦被书法深深吸引,临摹笔迹,常临摹常新。

    今日,临摹到“丧乱”二字,笔锋顿滞,断了“高山流水”的笔势,意兴全失,整个人瘫坐在太极椅上。

    他心神一阵恍惚,眼前仿佛站着一个蓬头冷峻的少年,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不禁叹息道:“你怎么会被处死?”

    云烈被处死,已是昨天的事。

    风铭什么都做不了,原也没有多深的感情羁绊,可隐隐地有什么东西触动着他的神经,让他心神难宁。

    他喝了几口热茶,提笔蘸墨,从“丧乱”二字开始,重新临摹,用笔纵逸,如高山之流水沿着清刚峭拔的岩石流淌,庄严肃穆。临摹到“春秋之戮”的“戮”字,杀意顿盛,笔锋如刀似剑,后续的一笔一划,仿佛刀剑在坚石上刻字,字里行间充满了抑郁悲愤之气。坚持片刻,啪~,笔杆碎成数截,散落在白纸上。

    风铭一把抓起白纸,揉成一团,在手心烧成灰烬,这才长长叹了口气,站起身,凝视大殿上悬挂的夜明珠,沉吟半晌,伸出手指,又写起字来。第一个字是“莫”字,最后一笔的一捺之后,停顿许久,才写下第二个字“听”字,最后一笔手抖,竖笔画成波浪形。

    这会儿,停顿得更久了,整个人沉默如山。

    蓦然间,他发出一声清啸,目光如炬,神情坦然,一路写下来,共是六十二字,正是《七圣帖》中的其中一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道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铭写了一遍又是一遍,翻来覆去地书写,笔画越来越长,手势却越来越快,到后来仿佛在狂风骤雨中狂奔,骤遇山洪,将人席卷进巨石泥沙,淹没了,冲走了。旋即,手势转而变得越来越慢,似溺水之人,全无着力。

    “一味强求,我便是那巨石泥沙中的一份子,没人杀我,我也会溺水而亡。”

    这一转变,让风铭领悟心境困境,豁然开朗。

    人生的风雨和自然界的风雨没有不同,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阴雨天,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风铭再写“莫”字时,“艹”字头仿佛身临大漠,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原,“日”字时日丽中天,气势如虹,“大”字底时纵横捭阖,气势雄迈。“一”字和“山”字笔画甚少,“蓑”字和“醒”字笔画甚多,但笔画少的不见其陋,笔画多的不见敏,其缩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纵也险劲,如狡兔之脱,酣畅淋漓,雄浑刚健,俊逸处如风飘,如雪舞,厚重处如虎蹲,如象步。这六十二个字中“风”、“雨”、“也”、“无”各有两个,写来形同而意不同,气似而神不似,变化之妙,“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铭一遍又一遍地写着,待到午时,日悬中天,艳阳高照,他长啸一声,玉虚峰上空阴云密布,山雨欲来,可当“晴”字落笔而成,云卷云舒,碧空如洗。那一刻,他的指尖仿佛掌控着阴晴气象,意所至而天象变。

    “定风波!”

    风铭回坐到太极椅上,神识内敛,气定神闲。

    其时,祸起萧墙,师父重伤,生死未卜,魔教与蛮族去向不明,齐春秋处死云烈、急于嫁女,凌霄宗与巡天宗争夺天雁平原,神仙会已着手进攻元始门的商铺,风铭纵有满腔热忱,却也分身乏术,身边无可用之人,无法周全。这股深沉的心情,竟让他悟出“定风波”这套极厉害的修真神通。

    风铭将六十二个字分成五组,各成一道冲虚圆通的神通,将所悟所得记述成册,正好传法给紫阳、御兽、灵境、华彩、宿环五脉。他选择振兴早已失传的五脉,以对抗另五脉,那便是选择漫长的等待,等待每个人的成长,拔苗助长万万使不得。

    http://www.cxbz958.org/xiuxianzhigouzewudi/422942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