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一道鱼羊炙,蔡阑苦寻二十年 > 第28章:灶神舌

第28章:灶神舌

    白菜丝入口后,姚窕才发现,曹琦昌的描述很准确,居然一点都没夸张。

    入口后她能明显吃出芥末的香气,但却又没那么浓。

    可要说淡又不会觉得淡,只觉得滋味很足。

    而芥末那股独特的刺激味也是够的,只是没有达到呛鼻子的程度。

    也不会直冲天灵盖,瞬间让人泪流满面。

    它是若隐若现的顺着口腔和鼻腔往上走,麻酥酥的,像是再进一步就要冲到头顶了,可却又偏偏欠一些。

    就是这种临门一脚的感觉,让人无比想要继续再吃下一口,把感觉顶上去。

    可试吃的量又偏偏只有一口,让人意犹未尽。

    不过姚窕知道,就算再吃一口,那股劲儿也不会冲进脑子里,像普通的芥末味型的菜一样,把人呛到出眼泪。

    这是一种极为精妙的调味把控,绝不是普通厨师能做得出来的。

    她也会做芥末味型的菜,师父教过她做【芥末墩儿】、【芥末鸭掌】等等之类的凉菜。

    师父在教她调味的时候,就说过很多次。

    好的调味,不是把料放得很足,而是会稍微留一手,让客人吃了一口还想吃第二口。

    但这个留一手是很难做到的。

    因为留得太多就会显得淡,可留得太少,又不会有这种让人上瘾的感觉。

    这一点做得最好的是川菜大厨。

    师父说过,当年的川菜泰斗,正兴园的创始人关正兴,就很擅长调味,尤擅麻味。

    他当年将【麻婆豆腐】从民间引入正兴园,开创的关派做法,在花椒的使用上,就极为精妙。

    关派的【麻婆豆腐】,麻味并没有那么厚重,让人一口入魂。

    但在一口过后,食客们往往匙不能停,一直要吃到干干净净,满头大汗,才算心满意足。

    那种神奇的魔力,一度让人以为他在菜里加了什么不能加的东西。

    不过只有懂行的才知道,这是顶尖的调味功夫,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

    就连师父自己,在调味的时候,都很难保证能够成功留一手,而且还能留得准。

    他亲自下手的时候,十次里能有四次能留得准,就已经很满意了。

    而姚窕自己学厨这么多年,成功留一手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据师父说,想要达到这种极致的调味水平,味觉就必须要灵敏才行。

    他年轻时,十次里能有六次留得准。

    可因为年纪大了,味觉渐渐退化,就越来越留不准了。

    师父感慨过,如果姜聪能学厨,在调味上肯定有天分。

    因为姜聪的味觉是师父见过最灵敏的,堪比传说中的“灶神舌”。

    在民间传说中,灶神是掌管厨房的神祇,传说是受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也就是古时的厨房之神。

    从商代开始,民间就已经在供奉灶神了。

    秦汉之前,灶神更是重要的五祀之一。

    在民间传说中,灶神除了掌管人间饮食,还会考察善恶。

    灶神的左右随侍一个捧善罐,一个捧恶罐,随时随地记录家中琐事,分为善恶,保存在善恶罐里,年终时上天汇报。

    所以为了堵住灶神的嘴,在年终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向灶神供奉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

    比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等等。

    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作为掌管人间饮食的厨房之神,灶神自古以来也是厨师们供奉的神仙之一。

    而厨师往往会形容那些味觉最灵敏的人,是受了灶神的赐福,拥有了“灶神舌”,来代替灶神品尝人间美味。

    自古以来,能拥有“灶神舌”的人寥寥无几。

    比如第一次提出酸甘苦辛咸五味的厨圣伊尹。

    发明了鸡精,谏言隋文帝天下最好吃的菜是“饿”的厨王詹鼠等等。

    据说他们的味觉就远远强于常人,甚至在黄河上游撒一勺盐,在下游都能尝得出来。

    这种传说自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师父却说,这种有“灶神舌”的人是真实存在的。

    距今最近的一条“灶神舌”,就属于康乾年间的御厨张东官。

    据说他的味觉敏锐到,往清水中撒一撮盐,他能尝出一共撒了多少颗,分毫不差。

    师父原本以为这都是传说,直到他见识到了姜聪的味觉。

    姜聪的味觉敏锐到了极致,对各种刺激性气味都很敏感,从小就不吃葱姜蒜。

    据说就连做菜时没有洗干净手,手上沾染了切葱姜蒜时的气味,都能被他尝出来。

    他对食材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只吃鲜货。

    蔬菜只吃当天采摘的,鱼肉只吃现宰现杀的。

    各种干货和发酵类食物,不管是火腿还是香菇,豆豉还是醪糟,他都统统不沾。

    正是因为这种挑剔的味觉,所以姜聪从小就营养不良。

    师父废了好大的心思和功夫,才让他开始一点点的接受各种食物。

    但对于种种食材混杂,气味融合一气的厨房,姜聪一直到高中都还很抗拒,一进去就想呕吐。

    所以师父才没有让姜聪学厨,而是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姚窕的身上。

    姚窕也知道姜聪的味觉很敏锐,但却对师父所说的调味天赋没什么概念。

    而这一口精妙到极致的【生拌黄芽白】,却让她清晰的意识到,什么叫绝对的天赋了。

    就这种调味水平,给她一千次机会,她都未必能试得出来。

    姜聪居然随手就调出来了?

    她神色复杂的看着灶台前收拾食材的姜聪,心中感慨。

    原来,这就是你参赛的底气吗?

    把灶台收拾干净后,姜聪就带着食材准备返回隔壁候场区了。

    冷菜组的比赛虽然成功晋级,但他同时报名了三组个人赛,冷菜组,热菜组和点心组。

    所以接下来,他还要参加后续的热菜组和点心组的海选。

    通道处,他遇到了在那里等候的姚窕。

    “怎么样?好吃吗?”

    姜聪注意到姚窕也品尝了他的【生拌黄芽白】,顺口问了句。

    “很好吃。”

    姚窕点了点头,夸赞:“调味调得很完美,你往芥末酱里加了蜂蜜和芥末油,增香的同时又降低了刺激性,还增强了白菜的鲜甜,很好吃。”

    “那就好。”

    姜聪笑了笑,问:“怎么样?还觉得我进不了预选赛吗?”

    姚窕陷入了沉思,却不置可否。

    半晌,她才看着姜聪,正色开口:“你的味觉天赋强的可怕,在凉菜调味方面帮助很大,这点我不否认。

    但热菜不是只会调味就能做好的,各种烹饪技法才是关键,你如果不会除了【鱼羊炙】之外的菜,还是走不远的。”

    说到这里,她忽然想起,姜聪早上带的食材中,并没有【鱼羊炙】所需的食材。

    略一迟疑,她问:“接下来的热菜,你打算做什么菜呢?”

    http://www.cxbz958.org/yidaoyuyangzhicailankuxunershinian/427854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