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 折玫瑰 > 第97章 虚假亲情

第97章 虚假亲情

    苏母回想到这儿,忍不住冷笑。

    母亲觉得儿子是她的宝贝疙瘩,将来是要娶媳妇儿,给家里面传宗接代的。而且儿子会给她养老,至于女儿,嫁出去之后,就只会帮着夫家,再也不会向着自己家了。

    可结果呢?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这话可不是没有道理的。

    后来弟弟被养得无法无天,十六七岁的时候迷上了村门口的游戏机,一天到晚的啥也不干,就去那儿玩。

    一开始,母亲发现的时候,觉得不过就是个兴趣爱好而已,用不着上纲上线的。再说,游戏机打一局也费不了几个钱,一个钢镚儿扔进去,可以玩一个下午呢。

    弟弟学习不好,也不肯学,学不进去,早早地就辍学了。辍学之后去厂子里短暂地打过一阵子的工,后来发现厂子里太苦了,他根本吃不了这个苦,就跑路了。

    后来上面的人来村子里征兵,父亲本来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而且弟弟退伍出来以后,就可以包分配工作,这样学历低也不怕了,能混口饭吃。

    于是,父亲自作主张替弟弟报了名。

    可弟弟一个连厂里拧螺丝都坚持不住的人,怎么可能去当兵呢。部队里的训练就更加艰苦了,而且进了部队就不能随意回家,到时候想哭都哭不出来,他死活不肯去。

    母亲也不肯让他去。她就这么一个儿子,万一到时候运气不好的话,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她就要去跳井了。

    母子俩又哭又闹,终于打消了父亲的念头。

    弟弟就这样闲在家里,也不去打工,每天睡到自然醒,吃点母亲给他准备好的饭菜,下午在村里东走走西逛逛,迷上游戏机以后,就在游戏机前面扎根不走了。

    母亲倒不觉得有什么。村里不打工的年轻人多了去了,又不多她儿子一个。吃吃饭,打游戏能花什么钱。

    慢慢的,弟弟就不满足与村口的那几台游戏机了。通关了就没意思了,一点挑战和刺激也没有,消磨时间。

    正好这个时候村里开始流行去镇上打工,很多人北上南下,逢年过节回来了,小伙伴们就会跟他说在外面的见闻,以及外面的花花世界。弟弟被他们的描述唬住了。

    过完年,弟弟提出要跟着发小一起出去打工。

    对于这件事情,母亲当然是欣然同意。

    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够走出村子,走进城镇去打工的,都是有出息的小孩,没出息的才会留在村子里。弟弟出去打工,母亲跟人提起来面上有光,是很得意的事情。

    父亲也表示支持,毕竟男孩子多出去闯闯总是好的。

    父母给弟弟准备了一笔钱,让他前期过渡用。

    弟弟刚走那会儿,母亲见谁都是腰板挺直的。儿子去了城里,还找到了工作,以后就要做人上人了。要是出息了,肯定还会把自己和丈夫接过去,让他们也享福。

    村里人也都奉承母亲,说她儿子从小就长得虎头虎脑,跟年画上贴着的小娃娃似的,一看就是有出息的。打工赚了钱,以后再娶个城里媳妇儿,生个大胖小子。

    那时候苏母已经嫁出去了,但都是邻村的,还能听到只言片语的流言。她心里觉得好笑,从小到大,好东西都留给弟弟吃了,自己挨饿受冻的,他当然白白胖胖。

    弟弟出去之后,很快又找父母要钱,说大城市啥啥都贵,吃个饭就要花好多好多钱,跟村子里根本不一样。还说大城市租房也特别贵,那点钱分明就不够花的。

    父母老实巴交了一辈子,当然不觉得宝贝儿子会故意骗他们,也没去过大城市,就又给了他一大笔钱。

    就这样,弟弟断断续续问家里要钱,借口五花八门。

    一会儿说自己在城里摔伤腿了,说医院去了一趟花了好多钱,又是拍片子又是打石膏的,过几天还要去换药,要是不换的话,可能就难好了。母亲心疼儿子,听到他电话里哎呦哎呦地叫唤,二话不说就把钱给他汇过去了。

    一会儿又说城里的老板不是个东西,拖欠了他们的工资,已经两个多月没发了,搞得他现在吃饭也没钱,交房租也没钱,要是再这样下去的话,就只能睡大街了。

    要是天气热的时候也就算了,找个桥洞熬一熬,现在天寒地冻的,出去了不是送死嘛。母亲怕儿子因为这点钱,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又急急去镇上想法子汇钱。

    一次两次的也就算了,次数多了,父亲倒不是怀疑起了这些话的真实性,而是觉得要是城里头真这么难混的话,那不如还是回老家算了,别待了,勉强干嘛呢。

    可母亲不同意。

    其他去了城里打工的小伙,都是一去不回,个个都说大城市多好多好,一副死都要死在大城市里的架势,好嘛,现在就她儿子灰溜溜地回来了,人家要怎么想。村子就这么大,传来传去,到最后大家都知道了,丢死个人。

    弟弟也不愿意回来,父亲只能作罢。

    过了段时间,弟弟忽然回来了,穿着一身笔挺的老式西装,脚下踩着黑皮鞋,油擦得发亮,腰上还学大人系了根腰带,看起来有模有样的,就跟个大老板似的。

    他回来还带了大包小包的城里特产,都是拿那种纸盒子装着的,看起来特别高级,特别贵,一看就是好东西。

    父母都很高兴,觉得儿子终于出息了。弟弟还把出嫁了的苏母,以及姐夫苏父特意喊回家,说有大事情宣布。

    一群人围坐在小房间里,弟弟说,他现在在城里赚钱了,城里人个个都在创业,现在这个是时代的风潮,只要投钱进去,就能够钱生钱,赚得可比打工要多得多。

    接着,弟弟就把自己最近准备创业的事情跟几人详详细细说了一通,全是一些听不懂的高级词汇,什么上市啊,什么融资啊,什么一年小目标,三年小目标的。

    苏母虽然听不懂,但是不妨碍她感到骄傲。

    瞧瞧瞧瞧,她儿子多能耐。

    其他人还在苦哈哈地打工呢,她儿子已经要翻身做老板了。老板啊,这十里八乡,都是种地的,什么时候出过一个老板,何况还是城里的老板,更有面儿了。她就知道,她儿子有出息,最有出息,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弟弟说了半天,最后终于进入正题,让父母和姐姐姐夫给他一笔钱,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毕竟做生意嘛,哪有不需要本钱的呢。说得难听点,就算是村里集市上卖糖葫芦串儿的大爷,人家还需要钱去买山楂和签子呢。

    “启动资金这事儿吧,我也坦白说,毕竟是在城里头创业,又是租办公楼,又是打交道搞关系,又是雇人干活,那肯定得需要不少钱。不过你们放心,绝对不会白白投入的。前期虽然赚得不多,但肯定能回本。等差不多一年吧,就可以翻倍赚钱了。现在投一万,一年后变三万。”

    母亲听得嘴都合不拢了:“哎呦,还有这样的好事情哩。三万?那可比我跟你爸种三年的地要多了。我儿真有出息!你跟我说说,那现在你这儿还需要多少钱啊?”

    苏母听出了不对劲儿。

    “不对啊,你刚来那会儿不是说,自己已经在城里边创业赚钱了,怎么现在又说什么需要创业用的钱?那你这创业到底是开始了还是还没开始呢?到底靠不靠谱啊?”

    话音刚落,弟弟还没开口,母亲就先坐不住了。

    http://www.cxbz958.org/zhemeigui/422920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xbz958.org。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m.cxbz958.org